穆斯林国家城市规划中广场的三个母题:神权,王权与社区生活–以撒马尔罕、伊斯法罕、马拉喀什为例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3年4月份,以下是未删节的我的原稿。

*********************

      如果说起城市广场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起源和功能,我们有必要把眼光放远一些,跳出欧洲中心论的思维,更多地了解中东、亚洲甚至拉丁美洲那些著名的城市广场的前世今生。至少就中东北非穆斯林国家的城市广场而言,它们就并不直接承接欧洲城市的传统。这里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宗教:伊斯兰教传统强调社区互助,邻里街坊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比欧洲更加密切,阶级差距、贫富差异不会让社区邻里老死不相往来,而社区生活又是以清真寺为中心展开的。所以穆斯林国家在中世纪就已经形成了传统:每个城市一定要有多个社区广场,以清真寺或者神学院为中心,所以穆斯林国家的城市广场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中古时期,规模和数量大过同时期的欧洲。

      从中亚经过中东、近东直到北非马格里布地区,这是伊斯兰教传统最强大的地带,全世界大多数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人口集中于此。笔者在这一带几乎所有国家都旅行过,其中五座城市的中心广场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们分别是:伊朗伊斯法罕的伊玛姆广场,摩洛哥马拉喀什的德吉玛广场,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雷吉斯坦广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塔克西姆广场,和埃及开罗的解*放广场。其中后两座广场兴建于近现代,以土耳其埃及两国现代历史上的政治事件而著名。比如“阿拉*伯之*春”整个过程中,埃及发生的历次抗*议集会、政*变*革*命,全都以开罗的解*放广场为中心,随着埃及政局反复翻转,解*放广场在世界政治新闻中的出镜率也居高不下。但笔者更喜欢前面三座古老的城市广场,我觉得这三座广场真正展现了伊斯兰教东方文化的古老魅力,让我们领略到中古世代穆斯林的城市生活曾经到达过何等发达的程度。正好,这三座古老的广场,主题分别是神权、王权,和平民生活,其中前两座还都在各自的旅游手册中,自豪地号称是天*安*门*广*场之后,面积排名世界第二的广场。

      三座古老的伊斯兰教城市广场里,规模相对最小但也最古老的是丝路名城撒马尔罕的雷吉斯坦广场。撒马尔罕在中国史书中称康居,处于阿姆河与锡尔河围成的河中地区,正东是中国,西南方向是波斯,东南方向是印度河流域。虽说北面和东北的大片欧亚草原是游牧部落的天下,但河中地区却是土地肥沃,古时候定居在这里的康居-粟特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同时利用亚洲正中的地理位置,成为沟通丝路东西方的商业中心。不过,我在十年前第一次去中亚旅行的时候,想的根本就不是要走丝绸之路,而是被撒马尔罕、布哈拉两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名字所吸引,想去看看金庸小说中,郭靖黄蓉从雪峰上扎个大降落伞跳下来,为成吉思汗占领的那座城市!

      在真实的历史上,撒马尔罕和附近的布哈拉两座丝路名城,的确在成吉思汗西征击败花剌子模帝国的战争中遭到重创,只不过《射雕英雄传》里的屠城发生在布哈拉,撒马尔罕的城墙被平毁,但没有发生屠城。今天的撒马尔罕没有留下什么13世纪蒙古征服之前的古迹。但是战略位置如此重要的城市不可能被长期废弃,成吉思汗死后,中亚这块地方属于察合台的封地。后来不断分裂,成吉思汗后裔黄金家族的各蒙古宗王互相攻战,一百三十多年后,大约和明太祖朱元璋同时代,撒马尔罕附近出了一个蒙古人叫做帖木儿,他从中亚草原的突厥-蒙古各个能征善战的游牧部落中脱颖而出,征服了整个中亚、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帖木儿宣称自己是成吉思汗后代,实际上,从文化和宗教角度来说,帖木儿已经突厥化,并且信奉伊斯兰教。起初,就像同时代的朱元璋奉韩林儿为主一样,帖木儿立察合台后裔为大汗,自己掌握实权征服河中,后来干脆杀死宗主,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帖木儿帝国。因为他早年打仗受过伤,西方史书上称他为瘸子帖木儿(Timulame),就是Timur the Lame。

      帖木儿帝国的首都就在撒马尔罕,他从文化发达的波斯地区请来大批建筑工匠,并聚敛起整个帝国的财富倾注进建设首都的工程当中。所以今天的撒马尔罕最宏伟的古迹,全都来自帖木儿帝国时代,晚于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大约相当于明朝。雷吉斯坦(Registan)是帖木儿首都最漂亮的中心广场,在塔吉克语里面意思是“沙地”。广场三面是清真寺和神学院,一面开敞。左手边这座建筑最老,叫做兀鲁伯神学院(Ulugbek Medressa),1420年在帖木儿的孙子兀鲁伯汗统治下建成。

帖木儿死后,第四个儿子沙哈鲁(Shah Rukh)和孙子兀鲁伯相继即位。任何一个民族,在初期的野蛮征服阶段过去之后,一定会继之以发展文化,这里有个时滞,当文化鼎盛的同时,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也就文弱下去了。兀鲁伯是个典型:身为征服者帖木儿的孙子,他武功不著,却是一位数学天才,专业的天文学家,他在撒马尔罕城郊建立了古天文观象台,今天遗迹犹在,他亲自撰写的一部天文学著作深刻影响了近代天文学的发展,现代科学界为纪念他的卓越贡献,甚至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月球上的环形山。有记载说,乌鲁伯汗经常亲自在雷吉斯坦广场的神学院讲授数学课。可是作为统治者,兀鲁伯是个糟糕的苏丹,在争夺王位的战争中被自己的侄子击败,最后被他自己的儿子砍了头。

雷吉斯坦广场正中间和右手边两座建筑也是神学院,建筑形式和高度跟兀鲁伯神学院保持一致,但时间晚了两百年,建成的时候相当于明末崇祯年间。帖木儿帝国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开国君主帖木儿的个人军事天才,但这类帝国在开国战神去世之后会很快分崩离析,帖木儿帝国在兀鲁伯时代开始分裂,几十年以后,1500年中亚另一个黄金家族军阀,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第五个儿子的后裔昔班尼占领撒马尔罕,攻灭帖木儿帝国,建立中亚的布哈拉汗国。布哈拉汗国一直存续到近代。雷吉斯坦广场上中间和右侧的两座神学院建成的年代,已经是布哈拉汗国统治下的撒马尔罕。这两座神学院的建造者是撒马尔罕城当时的地方统治者,其中右手神学院名叫Sher Dor Medressa,意思是狮子院,得名于学院正门门楣两侧黄色的飞狮太阳人脸图案,就象中国甘肃武威出土的“马踏飞燕”一样,它已经成了乌兹别克旅游的标志。

伊斯兰教传统上,宗教建筑的装饰不但不能出现人像,甚至不能出现动物,就连花草都罕见。狮子神学院大门上堂而皇之的狮子和人脸图案是极其醒目的例外。

雷吉斯坦广场三面的建筑尽管时间跨度达两个世纪之久,艺术风格还是一脉相承,达到了和谐统一。它们全都是波斯敞厅(Iwan)的形式,蓝色瓷砖贴面,如果有读者去过印度北部德里和阿格拉,会发现印度北部的穆斯林古代建筑也和波斯-帖木儿建筑风格很相似。

这是有原因的:帖木儿出自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开国的时候,无论蒙古还是突厥,都属于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帖木儿征服了文化发达的波斯,在建设国都撒马尔罕的时候,从波斯召集了大批工匠,所以,帖木儿帝国的建筑文化,仿效波斯文明,但也不是全盘照抄。比如这种有一条条凸起的肋拱圆顶,是中亚的特色,为波斯本土所无。

波斯的蓝瓷砖圆顶都是平滑的。1500年前后波斯建立了独立的本土政权萨法维王朝,差不多同时帖木儿帝国灭亡,帖木儿的一个后裔巴卑尔出奔阿富汗,继续南下征服印度北部,建立起印度的莫卧儿皇朝,莫卧儿的字面意思其实就是蒙古。所以莫卧儿王朝今天留在北印度的纪念碑建筑,象德里的红堡、胡马雍陵墓、阿格拉的泰姬陵,其风格来自中亚,又间接转呈自波斯,也有其历史必然性。

      再回头看雷吉斯坦广场上神学院大门两侧的立柱,它们原来是宣礼塔,顶上的亭子没有了。不过,可能是由于这里的地基不好,三座神学院的宣礼塔柱子都有点东倒西歪的。

在正面Tilla-Kari 神学院里,走进大门,中间四合院的一角,有一座清真寺,内部富丽堂皇,屋顶的蜂窝状装饰繁复,而且全用金叶子做成花纹装饰

今天的雷吉斯坦广场花砖铺地,空旷而肃穆,三座神学院和清真寺默默地俯视着广场,透露出神权的威严。实际上在古代,穆斯林国家的清真寺、神学院广场从来都是熙熙攘攘的交易市场,是当地市民生活的中心。传统上,各种交易有高低之分,在广场上有各自的聚集区:买卖古兰经和各种典籍的书摊被认为是最高尚的交易,总在最靠近清真寺大门的位置,稍微往外一层是各种日用品,其中地毯也是居家礼拜的必需品,位置最靠中间。再往外围才是各种食品、香料的摊位。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首屈一指的旅游中心,景点不仅于雷吉斯坦广场一处,从雷吉斯坦广场往西南方向步行500米,就到一代枭雄瘸子帖木儿的陵墓,他的孙子数学家苏丹兀鲁伯的墓也在这里。城北3公里有兀鲁伯苏丹的古观象台遗址,附近还有比比·卡妮姆清真寺(Bibi Khanym),她是帖木儿的王妃之一。从比比·卡妮姆清真寺向东北方向走过山谷里的大马路,在对面的山上,有帖木儿帝国王族的陵墓街Shah-i-Zinda。这是从山脚到山顶的一条街道,街两边全是帖木儿帝国王族或者大将以及宗教圣贤的陵墓。这条街顺山势升高,接近顶端的陵墓葬的是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位表弟,把伊斯兰教传入中亚的Qusam ibn-Abbas,所以今天仍然是当地穆斯林的朝圣地。这一带王陵区的所有建筑都覆盖了美丽的蓝色瓷砖,今天是游人熙来攘往的景点。

说到这里,就又要转回我当年心心念念想要造访撒马尔罕的原因了:既然撒马尔罕城里城外地形起伏,有山有河,那《射雕英雄传》小说里的郭靖郭大侠,从哪里能飞下来占领撒马尔罕呢?

很可惜,小说毕竟是小说,那座陡峭孤高,俯瞰城墙,而又难以攀爬的雪峰,是金庸大师的想象。我走遍了撒马尔罕新城旧城,王陵和小土山是附近唯一的高处,而它是座很矮的土山,不可能比古代的撒马尔罕城墙高,而且,我自己一个冲刺就能爬上去,搁在蒙古西征的时代,不管是爬,还是推土,一下子就能克服。除了这座小土山,撒马尔罕附近几十公里都是一马平川。远处,倒是隐隐地有连绵雪峰,在百公里以外,郭大侠不可能坐降落伞跳进城里,—-他得坐滑翔机才行!

      伊斯兰国家第二座举世闻名的城市广场,是伊朗号称“伊斯法罕半天下”的中心,伊玛姆广场。它的时代稍晚于撒马尔罕的雷吉斯坦广场,是16世纪波斯萨法维王朝彰显王权威严,为首都造福的产物。

      伊朗高原东北方向是欧亚大草原的腹心,西南连接两河流域古代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它正好位于游牧民族向西亚文明中心地带进军的半路,自古为四战之地。波斯文明本身亦源远流长:公元前5-6世纪的阿赫美尼德王朝波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经过希腊-波斯战争由盛而衰,亡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马其顿帝国解体以后,伊朗高原兴起过帕提亚帝国,和古罗马征战了几个世纪,互有胜负,最著名的一仗是公元前53年的卡莱战役,击杀了罗马共和国晚期名将,镇压斯巴达克起义,并和凯撒、庞培并称罗马三巨头的克拉苏。两百多年以后波斯的帕提亚帝国逐渐解体,继起的是萨珊王朝的波斯第二帝国。萨珊波斯帝国和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在西亚征战四百年,最终两败俱伤,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教,阿拉伯帝国勃兴,一举征服萨珊波斯占领伊朗高原,并把拜占庭控制的地中海东岸悉数收入囊中。阿拉伯的征服是伊朗皈依伊斯兰教的肇始。

      但突然勃兴的阿拉伯帝国在文化底蕴上不及波斯,在武力上也敌不过亚洲大草原的突厥部落。古代的波斯文明就像中华文明一样,即便在武力衰落,被异族征服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凭借高度发达的文明同化征服者。阿拉伯帝国建国百年之内就在文化上被波斯同化,在武力上则受到南下的突厥部落控制。此后统治伊朗高原的,是一波接一波来自亚洲草原的突厥-蒙古入侵者:11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征服波斯,南下实际控制了巴格达的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政权,不过塞尔柱人名义上仍然遵奉巴格达哈里发,自己只称苏丹。所以中世纪伊朗是塞尔柱突厥帝国的一部分。此后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兴起,西征灭掉中亚的花剌子模帝国,为穷追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一直向南征服波斯、两河流域、阿富汗。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的儿子,忽必烈大汗的弟弟旭烈兀在中东建立蒙古的伊尔汗国,遵奉蒙古大汗为共主。蒙古伊尔汗国衰落之后,来自中亚的帖木儿帝国统治波斯。直到1500年前后,帖木儿帝国解体,西边小亚细亚半岛上新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又鞭长莫及,伊朗高原出现一个权力真空的时期,本土势力萨法维王朝迅速统一。萨法维波斯全盛时期在16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极盛时期首都在伊斯法罕。这个朝代延续两百多年,之后有一段内乱,卡扎尔王朝在18世纪末重新统一波斯,直到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入侵和民主主义觉醒的双重冲击下被巴列维王朝取代。

      以上简述波斯伊朗历史,是为了解释伊斯法罕作为一座王城崛起的背景:在阿拉伯征服之前,古代波斯是一个伟大的帝国,被阿拉伯征服并皈依伊斯兰教之后,整个中世纪的几百年时间里,波斯作为一个文化发达的被统治民族倍感屈辱,尤其在宗教上,大多数伊朗人是什叶派,而什叶派和主流逊尼派相比是被边缘化的。1500年前后崛起的萨法维王朝波斯第三帝国,起源比较奇特,它起初是以一个早已存在了两百年的什叶派传教团为核心,在今天土耳其东部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伊朗高原广受底层人民欢迎,教团首领由萨法维家族世袭。1500年前后,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崩溃,西面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略重点在欧洲,对伊朗高原鞭长莫及。高加索和伊朗高原当地政权白羊王朝和黑羊王朝攻战不休实力衰弱,萨法维教团乘机发动大规模起义,灭掉白羊王朝自立,并统一了伊朗全境和安纳托利亚高原东部。不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处于实力鼎盛期,早期萨法维波斯帝国屡次败给奥斯曼人,丢掉了伊拉克和安纳托利亚高原,同时萨法维朝以什叶派信仰立国,奥斯曼帝国祭起圣战的大旗,以逊尼派信仰为号召攻打萨法维波斯。萨法维王朝建国近百年以后,在阿巴斯一世的手里迎来了盛世。阿巴斯一世把首都迁到伊朗腹地的伊斯法罕,先以割地为代价与奥斯曼土耳其媾和,引进欧洲军事教官搞军事改革,向东扩张击败中亚的布哈拉汗国,然后回师西向击败奥斯曼人,夺回安纳托利亚高原东部。随着军事胜利和领土扩张,萨法维波斯帝国的经济实力大增,开始有力量大兴土木,建设新都伊斯法罕了。

      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伊斯法罕是萨法维朝波斯在整个17世纪鼎盛时期倾全力打造的都城。由于之前数百年被异族统治的屈辱史,加上萨法维朝在伊斯兰世界是受压迫的什叶派政权,颇有“得国不正”的边缘心态,阿巴斯大帝和他的子孙在建设伊斯法罕的时候,抱着彰显王朝合法性的目的,特别注意使用纪念碑式的宏伟建筑来强调国家的正统。而且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事关人民福祉,给民众足够的花园、喷泉、市场,可以提高王朝统治者在人民当中的支持度,所以17世纪这一百年间伊斯法罕被建设得美轮美奂,无数花园、宫殿、清真寺、桥梁组成的美景给这座盛世的首都增光添彩,直到今天还流传着“伊斯法罕半天下”的波斯谚语,意思是看到了伊斯法罕,就领略了全世界一半的美景。而萨法维朝都城伊斯法罕的中心,就是伊玛姆广场。

      伊斯法罕作为萨法维朝波斯帝国的首都,又适逢全世界范围的文化兴盛时期:这个时候欧洲从晚期文艺复兴向巴罗克艺术风格过渡,土耳其和中国明朝也都是文化鼎盛的时期。这座伊玛姆广场落成于1602年,512米长,163米宽,周围两座大清真寺,一座王宫,一座大巴扎,中央是草坪和喷泉水池。广场四周有很多店铺,四周的波斯古建筑非常典雅,傍晚来广场上坐坐,欣赏喷泉,夕阳落照在清真寺蓝色和米色的瓷砖上,吃个冰激凌或者批萨,不但令游客赏心悦目,也是当地人最爱流连的休闲所在。另外一个最好的游览时间是夜里,天黑之后广场上的喷泉水池倒映着清真寺建筑的灯火,静谧中充盈着诗意。

萨法维朝以宗教立国,广场上自然离不开清真寺,但和撒马尔罕的雷吉斯坦广场相比,它更大的特色是彰显王权和财富。广场南侧正面的沙阿(Shah,波斯语国王的意思)大清真寺,由伊朗萨法维王朝阿巴斯一世沙阿在1629年建成,从那时到今天近四百年,基本没怎么变过。波斯的清真寺建筑,一般是一个四合院,院子的大门,还有院里三面大厅的正门,是高耸的门厅,叫做Iwan。这个建筑形式传到中亚,再经由帖木儿的直系子孙征服北印度,传到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伊斯法罕的游客很多,不过绝大多数都是伊朗本国游客,外国人很少,其中欧洲的旅行团又占多数。像我这样亚洲面孔的游客,绝对是物以稀为贵,这一路上,都有很多伊朗人主动和我聊天,甚至在路上打个照面,也会送上一个温暖的微笑。

我在伊玛姆清真寺里面,遇到一大群女中学生,在清真寺正厅的大圆顶下围成一圈,中央是带队老师在作一个简短的演讲,然后老师面向麦加方向,大声诵读祈祷词。学生们倒也不是特别肃穆,边听边拍照,小声交谈几句。这位老师所站的位置,在中央大穹顶正下方。大穹顶是两层,在这个位置,拍手或者跺脚,回声多达49次,其中12次回声人耳可以听见。所以在这里讲话的音响效果非常奇妙。年轻学生们对我这个外国游客很好奇,主动问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好几拨人都要跟我合影。老师祈祷的时候,有几个女生同时轻轻地给我翻译老师说的话。伊朗的学校,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就实行男女分校,所以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和异性交往的机会都很少。和她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尽管伊朗和西方尤其是美国敌对,但是学校里面教授的外语仍然是英语。而且伊朗中学生的英语不错,至少能开口交流,不是只能读写的哑巴英语。

说到和当地人交谈,我能看得出现在的伊朗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更特别在意外国人怎么看待伊朗。而且我不止一次遇到想找我练习英语会话的当地学生。这也幸亏我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教授,英语水平总算对得起他们。要知道,在中东中亚北非旅行的亚洲游客,大部分英语比当地学生还要糟糕。似乎伊朗人有一种奇怪的想法,只要是个外国人,英语水平就会很好?由此联想到古早之前的中国,以前很多人会以为来华的外国人(至少白人)都很有钱。逐渐大家都明白了,在沿海大城市混事儿的外国人,其中一文不名的冒险家,甚至骗钱骗婚的“白色垃圾”也在所多有。当初对外国人的误解或者说刻板印象,只是因为开放得还不够,见得太少罢。

      伊玛姆广场东长边的中心座落着罗夫拉谢赫(Sheikh Lotfollah)清真寺,这个清真寺比正面的沙阿清真寺稍小,落成的更早,罗夫拉是一位来自黎巴嫩的伊斯兰神学家,也是阿巴斯国王的岳父,谢赫是阿拉伯语对族长或有学问者的尊称。这座清真寺当初是为沙阿后宫的女眷祈祷专用,它的大圆顶是淡米黄色调,在夕阳光影变换的时候,反射阳光,因为角度不同,会幻化出不同的色彩。

在罗夫拉谢赫清真寺外,我又和两位伊朗学生分别聊过天。其中一位在旁边的旅游纪念品店帮忙看摊儿,本身是即将毕业的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他已经服过兵役,现在想去加拿大或者美国工作,问我有没有可能直接去北美申请工作,怎样着手。从他那里我知道,原来伊朗大学也有商学院,也有工商管理一类的专业。还有一位更有意思,他是想和我练习英语的,而他是一位神学院的学生!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和他聊了很长时间。他原本是正规大学的化学系学生,后来促使他进了伊斯兰神学院的原因,是伊朗失业率特别高,大学生毕业绝大多数找不到工作,神学院出来以后当毛拉,就业就有保证。

伊玛姆广场西长边的正中,和罗夫拉谢赫清真寺相对的位置,是阿里-卡普宫(Ali Qapu)。这个宫殿不大,只剩下面临广场这一栋楼房。宫殿有两点特别的地方:一是它的二楼露台,是俯瞰整个伊玛姆广场全景的最好拍摄平台,尤其是在下午和傍晚的光线最好。

在阿里-卡普宫的三层楼,有个音乐房间,屋顶和墙壁布满各种形状的镂空壁龛。这些壁龛做成花瓶或者乐器等各种日常用品的形状,据说在房间里奏乐的时候,这些壁龛可以改善音响效果。一般来说,伊斯兰建筑很少出现人物花鸟画,其实这种禁令只对清真寺一类宗教建筑比较严格。阿里-卡普宫是世俗的王宫,王宫里很多厅堂四壁装饰着波斯古代仕女壁画。

伊玛姆广场的世俗气氛远多于撒马尔罕的雷吉斯坦广场,广场中央的喷水池和绿地本身就是供市民休憩的花园。

广场北侧和大清真寺遥遥相对,是进入大巴扎的正门。巴扎是室内市场,整个伊斯兰世界夏天都太热了,不管是土耳其,还是叙利亚、伊朗的市场,都建在室内。这座大巴扎的规模和形制,据说也是从16世纪兴建首都起一直保留到今天的。

说起市井生活的蓬勃朝气,北非摩洛哥古城马拉喀什的德吉玛广场(Djema el-Fna)不仅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就是全球各国里横向比较,也是首屈一指的。德吉玛广场已经存在了一千年,好几本现代的旅游指南上都把它列为仅次于天*安*门广场的世界第二大城市广场,那么远在天*安*门或者任何现代城市广场出现之前,这里必定有好几百年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场。但它和前面两座广场不同,广场上没有清真寺也没有王宫,甚至不是任何城市规划的成果,甚至反过来,它恰恰是城市无计划发展的偶然产物。

北非曾是罗马帝国和它的正统继承者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领地。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迅速夺占整个北非地区排除了拜占庭的影响,开始移民同化北非地区,同时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北进占领伊比利亚半岛。但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西部对于阿拉伯帝国来说天高皇帝远,无法长期有效实施统治,很快各地的统治者就以自治的方式实现了事实独立。今天的伊斯兰教摩洛哥从中世纪早期开始就已经自治了。1070年当地统治者莫拉维王朝(Almoravid)定都马拉喀什,80年以后被莫哈德王朝(Almohad)取代。新朝革故鼎新,废弃了前朝的王宫和城堡,另建城市中心。废弃的城市中心建筑几十年后被推平,就形成了今天德吉玛广场这片宽广的空地。莫拉维王朝享祚也只有百年,此后的王朝把首都从马拉喀什迁回古都菲斯(Fez),马拉喀什在以后的中世纪几百年间逐渐衰落,所以城市中心这片空场宝地也就没有再兴建清真寺王宫之类纪念碑建筑。直到16世纪的摩洛哥萨尔丁王朝(Saardian)又把首都迁回马拉喀什,苏丹一度要在广场中心兴建王家清真寺,工程进行到一半就因为瘟疫和战乱而被迫下马。此后五百年直到今天,城市中心本应寸土寸金的这片广场就再也没有大兴土木,连五百年前那座废弃的清真寺也早就不见了踪影。德吉玛这个名字原意就是“废弃的清真寺”。

始终没有王家规划的德吉玛广场,千年以来却一直焕发着民间蓬勃的活力和生机。它不是个庄严肃穆举行仪式的地方,而是真正小市民们的活剧院,也是今天马拉喀什这座古城最值得逛的中心景点。马拉喀什其实有一些古代的伊斯兰经院,比如老城最核心部位的阿里-本-尤素福神学院(Maderasa Ali ben Youssef),还有两处宫殿遗迹巴伊亚宫(Bahia)和巴迪宫(Badi),但是我看过之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经过修复的巴伊亚宫,和部分修复的17世纪初萨迪朝国王墓(Saadian Tomb),有一些精美的摩尔式建筑装饰,但是可能限于财力,修复得半心半意,细部装饰复杂有之,但蒙尘太过,色彩剥落,建筑本身又不宏伟,无法和西班牙南部的摩尔建筑相比,总之,马拉喀什的纪念碑古建筑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这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德吉玛广场,和广场以北旧城核心部分象迷宫似的狭窄街道,那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北非阿拉伯世界。

还没走到广场,远远地就能听到鼎沸的市声。在这座不规则形状的广场上卖什么的都有,而且每样生意都在几百上千年的时间长河里从来没有变过样。白天广场中心有无数卖鲜榨橙汁的木车,还有卖各种百货的摊贩。

最有特色的是卖水的小贩,他们穿着民族服装,用皮水袋装水,给客人用的是黄铜杯子,上面雕刻着传统的阿拉伯纹饰。卖水的小贩们一般是五六十岁的老先生,双手各握一个铜杯不断地在手里敲击招徕游客。另一种饮料是薄荷茶。北非天气炎热,这里的茶跟土耳其红茶不一样,都是加薄荷叶的绿茶,只是放很多很多糖块,齁甜的口味和土耳其异曲同工,看来穆斯林嗜甜的口味无论种族地区,到哪里都差不多。白天在这广场上,卖艺的艺人最惹人瞩目,有很草根的歌舞表演,有点像吉普赛人卖艺的方式,此外最吸引人眼球的绝对是玩蛇人。广场上,白天至少十几个玩蛇的人,每个人身边都能聚拢一大群游客驻足围观。

如果你的胆子够大,凑得够前,玩蛇的艺人会把巨蟒或者眼镜蛇缠绕在你的脖子上,让你拍照—-当然,拍照要收钱的,即便在外层围观拍照,也要给点小费。还有一些耍猴的艺人,但随着欧美动物保护主义的观念在全世界越来越普及,最近一次我去马拉喀什,发现耍猴的艺人比十年前少了很多,我觉得挺欣慰的:猴子和人类太相像了,传统耍猴技艺的式微对猴子的福利来说是件好事。

德吉玛广场有夜市,但夜里好像没有玩蛇人:如果蛇趁夜暗跑出来,在广场上乱窜,岂不糟糕透顶?不用担心,千百年来当地的生活传统自有道理,混乱之中有它们自己的秩序:玩蛇耍猴的艺人上午最多,到下午渐渐退去,把场地留给说书人、魔术师,还有传统音乐歌舞表演。没错,北非国家也有和我们的评书艺人类似的故事讲述者,也有传统评书的段子和贯口。这门职业至少跟荷马史诗一样古老。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广场中心又是另一番景象,几百家大排档摆开了阵势,烧烤的香味扑鼻而来。最受欢迎的有羊杂汤,还有摩洛哥的国菜塔吉锅。它是一种形状特别的粗陶平锅,上面的盖子做成高高的圆锥形,最上面有孔。塔吉锅用于慢炖最佳,蒸汽沿着圆锥向上蒸腾,在盖子顶部冷凝成水再落回锅里,这样可以减少水分和风味物质流失,炖出的成品原汁原味,软糯酥烂,可以用于肉类、禽类、海鲜甚至纯素菜。塔吉锅做出来的菜和中国砂锅慢炖的口味相当贴近。其实白天广场也有营业的大排档,可是你绝对想不到,入夜时分新冒出来的排档竟能几乎占满了整个广场。以上一切摊位的更替看似嘈杂,其实遵循着一千年来的惯例,不需要城管的约束,每天都自然而然地发生着。

德吉玛广场周边一侧是室内的大市场,突厥语系地区比如中亚、土耳其等地称为巴扎,而阿拉伯语系地区比如两河流域和北非称为苏克(Souq)。另外三边是老城狭窄曲折犹如迷宫的街道和很多旅馆餐厅,从广场钻进老城街道,即便对照着地图,也很难完全不迷路。狭窄曲折的街道是为了遮挡阳光,除了正午短短的时间以外,一天大部分时间,街道都能处于建筑物的阴影里。若非如此,炎炎夏日根本无法出门。

广场边缘小楼上的餐厅比较高档,基本都以做外国游客生意为主,都有二楼三楼或者天台,把窗户打开,四面通透,凉风习习,俯瞰整个广场生气盎然的市井生活,环境非常舒适。

入夜时分德吉玛广场最热闹,几条通向广场的主要街道两侧行道树缀满华灯,街上几乎拥挤不动,马拉喀什全城种满橘树,时值人间4月天,街道上、花园里开遍橙花,在广场上诱人的烤肉和香料的混杂气味之外,不时有橙花幽香暗暗飘过,让人感觉城市很休闲,很温暖。

德吉玛广场无关乎王权和神圣,它就是一千年来这座穆斯林城市跳动的心脏。来这里是感受它老城里原汁原味的市井风情,迷失在那些狭窄曲折的街道,挤进市场里和当地人讨价还价,感知上千年来不变的,北非阿拉伯普通人的生活。

发表在 负手看惊涛系列 | 留下评论

安泰普纪行

本文发表于2023年3月,以下是未删节的原稿

***********

2023年2月初,惊闻土耳其东南部叙利亚边境地带发生强烈地震,尤其在十小时之内连续发生两次近8级的强震,在世界近现代的地震灾害史上闻所未闻。在人类文明曙光初现的年代,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发源地形成一个弯月形状的拱门:西侧从以色列和黎巴嫩沿海岸北上,经过和叙利亚的交界地带。这一侧称为“黎凡特地区“;东侧则沿着幼发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向东南延伸,这就是美索不达平原。连接这个拱门左右两只脚的拱顶,是两河发源地,从安纳托利亚高原逐渐向两河平原下降,今天属于土耳其东南部。这片拱状地区被称为“肥沃新月地带”,笔者曾走遍整片地区,去年撰文介绍过同一地带历史最悠久的土耳其城市,《圣经旧约》中的乌尔法(Urfa)和希腊罗马时代名城安条克(Antakya)。这次,就讲讲离开震中最近的城市,加济安泰普(Gaziantep)。

加济安泰普离开这次地震的震中仅有34公里,按人口排名是土耳其第六大城市。加济安泰普有三张城市名片,分别是拥有全世界第二大古罗马马赛克拼贴画收藏的泽乌玛博物馆(Zeugma Museum),1920年代土耳其立国之战中反抗法国占领军的英勇起义,和东南土耳其美食之都。

土耳其有很多古城,安泰普相比之下并不算特别古老,尤其是和东面相距仅150公里,圣经先知亚伯拉罕的故乡尚勒乌尔法(Sanliurfa)相比,古罗马时代的辉煌在土耳其一众古城当中,也只能算平平而已。到21世纪初,安泰普附近的小镇泽乌玛因为规划要兴建水库,对当地文物进行了一次抢救性发掘,没想到石破天惊,竟挖掘出大量罗马时期完整而精美的马赛克地面拼贴画。土耳其考古专家们花了几年时间日以继夜地发掘,跟水库大坝合龙抢时间,终于完整地复原了其中大多数拼贴画,把它们转移到最近的中心城市,加济安泰普的考古博物馆里,同时安泰普专门为保存和展示这批精美的罗马帝国艺术品,设计兴建了一座全新的泽乌玛博物馆,2011年建成开放的时候,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马赛克博物馆,现在是第二大的同类博物馆。

泽乌玛这个地方的建立者是古希腊人。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波斯,征服了从今天的土耳其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死后,希腊部将争夺马其顿帝国的庞大遗产,这就是“继业者战争”,结果亚历山大手下大将塞琉古一世·尼卡特尔(Seleucus I Nicator)夺下地中海东岸,建立塞琉古王朝,这个王朝一直存续了250年,到公元前60多年被东进的晚期罗马共和国和更东边伊朗高原上兴起的帕提亚帝国瓜分。泽乌玛这个城市就是塞琉古一世建立的,后来被新兴的罗马占领,曾经是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叙利亚平原之间的枢纽城市,兴旺一时。罗马人最有特色的艺术形式是马赛克拼贴画,用细小的彩色石子拼镶出各种细腻生动的画面。所以今天发掘出来的古罗马马赛克艺术品,画幅越大,组成画幅的马赛克越小,艺术价值就越高。今天在罗马本土意大利半岛上,最著名的拼贴画可能是发掘自庞贝古城,保存在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里的《亚历山大大帝在高加米拉战役》

不过庞贝古城中发掘的拼贴画从数量上远逊于其他两处:一是威尼斯以东,靠近斯洛文尼亚边境的世界遗产城市阿奎利亚(Aquileia)大教堂地面;二是西西里岛中部罗马贵族或皇帝别墅。这两处都是原址保护,大片古罗马时期的地面遍布巨幅马赛克画,其中西西里的皇帝别墅地面有一套十幅罗马时期的女性穿着比基尼进行运动竞技的图画非常著名,比1950年代法国人设计出比基尼泳装早了两千年。

其实以规模而言,意大利出土的古罗马马赛克拼贴画还比不上罗马时期外省大城市的出土:在土耳其的泽乌玛和安条克两处博物馆落成之前半个多世纪,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罗马马赛克拼贴画收藏是在突尼斯城的巴多国立博物馆(Bardo),突尼斯城郊外是迦太基古城的旧址,罗马灭亡迦太基之后曾经平毁全城,不久以后凯撒重建迦太基城,后来成为罗马共和国/帝国的非洲行省首府。所以这里保存了大量罗马拼贴画也不奇怪。土耳其则是罗马帝国的亚细亚行省,目前发掘出的马赛克画规模比北非更大,而且近年来土耳其政府在东部各省会城市投资新建改建博物馆的力度极大,2011年落成的加济安泰普泽乌玛博物馆室内面积3万平方米,展出的古罗马拼贴画总面积近2500平方米;罗马名城安条克就在安泰普以南200公里,今天名叫安塔基亚(Antakya)又名哈台(Hatay),它的考古博物馆2015年完成翻修改建,室内面积3万5千平方米,展出的罗马马赛克画总面积3500平方米。这两座新博物馆一面世,就双双超过了突尼斯的巴多博物馆,稳居世界马赛克艺术博物馆的头两名宝座。我这两年来安条克和加济安泰普,都是专程为了参观这两座博物馆。

笔者在去年的《盛夏在肥沃新月地带的北缘》一文中曾介绍过安条克考古博物馆,加济安泰普的这座泽乌玛博物馆,是从原先的加济安泰普考古博物馆分出来,专门展示罗马马赛克拼贴画的全新博物馆,它的镇馆之宝是一幅《吉普赛女孩》面部肖像,专门开辟一间全暗的展厅,唯一的灯光打在这幅马赛克画上,画幅其实不大,女孩的面部表情似笑非笑极为生动,一双大眼睛会跟着观察者的角度转动,堪称罗马时代的蒙娜丽莎。

这幅《吉普赛女孩》已经成了加济安泰普的城市标志,不但博物馆的文创作品上有她,连城里高档餐厅的餐盘上都是她的头像。其他的罗马巨幅拼贴画也令人震撼,像这幅《奥德修斯认出阿喀琉斯》取材于荷马史诗:希腊联军出发攻打特洛伊之前想邀请武功最高的英雄阿喀琉斯一同出征,阿喀琉斯得到预言说自己将死于特洛伊战争,于是不愿出征,化妆成女人隐藏在塞浦路斯国王的诸位公主当中。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设计给各位公主献上珠宝和兵器,结果只有阿喀琉斯一人不爱珠宝爱武装,于是被轻易认出,被迫加入希腊联军。

这幅画有3米多长,人物的姿态动感十足,表情丰富。除了画面故事以外,笔者喜欢这些罗马拼贴画的另一个原因是欣赏他们单纯用花纹和色彩做出的装饰艺术。比如这幅罗马浴室里的地板画只用简单的几何图案和配色,细腻得像是一幅地毯,配色淡雅而简洁,两千年前的配色如此高级,如此抽象,就算照抄来织成一幅地毯,摆在现代北欧极简主义风格的卧室中也丝毫不会违和。

再有一幅同样取材于古希腊神话题材的《丘比特和浦赛克》,注意它的装饰性多米诺骨牌画框:罗马人特别喜欢在画框上做出各种立体图案,把透视和三维立体幻觉玩到惟妙惟肖。这可是在文艺复兴大师们发现透视法则前一千年的作品啊。

在泽乌玛和安条克的两座博物馆,都有大面积的玻璃地板悬空架设在巨幅马赛克画上方10厘米的地方,参观者走在玻璃地板上欣赏脚下的立体柱状图案,会产生出走在梅花桩上的错觉!

这次土耳其叙利亚大地震的震中离开加济安泰普37公里,离开南面的安条克城也不到200公里,新闻报道这两座杰出的古罗马艺术博物馆都遭到严重的破坏。不过好在罗马时期的拼贴画虽然精细,却并非脆弱的文物,历史上这一地区本就是地震多发地带,这些马赛克画历经两千年劫难仍能幸存下来,被埋在地震废墟下面,最多就是散乱和丢失一些组件,经过重新整理,相信还是能以完整的面貌重见天日。只是两座崭新的博物馆耗费巨资,毁于地震以后重建不易,这样规模的大型古罗马拼贴画艺术再能原样向世人展示,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加济安泰普古称安泰普(Antep),“加济”是个前缀词,是英雄的意思,在土耳其语中特指对异教徒圣战当中的英雄,比如土耳其帝国的缔造者,14世纪的部落酋长奥斯曼,当年还不能称为苏丹,他的尊号就是“加济”。1920年代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中,安泰普曾发生过城市居民反抗法国占领军的起义,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被悉数镇压,很多起义者被处决。土耳其建国以后为了纪念这段英雄事迹,20年代末在城市的官方名字前面正式加上了“英雄”这个称号。当年让安泰普城获得英雄城市称号的战斗,发生在今天老城中心的城堡周围,城堡大概50米高,地势不够险要,从罗马时代的历代守城者就向地下发展工事,现在去参观城堡的人们,会首先从山顶入口走进挖空的山腹地道,地道里现在开辟成1920年围城战博物馆,用铜版浮雕图文并茂讲述了当年的战争。参观完博物馆,出口就在山顶城堡中心。

今天的城堡内部是一大片考古发掘现场,没有建筑,城堡主要是从山下仰望它的城墙工事更好看。

了解1920年安泰普战事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理解今天土耳其立国的根本,同时也是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世界历史上的所有重大事件,依当事人观点不同,都有各自的表述方式,“罗生门”现象实在是历史叙事中的普遍规律。

      近代安泰普的故事,要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说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战前统治着整个中东大部分地区,今天的阿拉伯半岛、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都是奥斯曼帝国领地。在帝国鼎盛时期,它是一个在宗教和民族问题上相当宽容的大帝国,境内主要少数民族有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阿拉伯人、匈牙利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犹太人,这些民族可以信奉自己的宗教,可以在族群内部实行自治管理。到了19世纪随着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保加利亚、希腊、埃及、罗马尼亚等民族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逐个获得独立或者半独立地位,帝国内部经济资源枯竭,境内少数民族经常不忠于帝国朝廷,心向新近独立的自己的民族国家,所以民族和宗教矛盾越来越严重。朝廷对内统治力削弱,各个族群之间残杀冲突愈演愈烈,矛盾的最高点,就发展到一次大战期间,帝国政府出于对亚美尼亚人忠诚度的怀疑,在1915年前后对亚美尼亚进行的种族屠杀。1918年奥斯曼帝国战败,英国舰队占领首都伊斯坦布尔,但是协约国不想一下子推翻老大帝国的朝廷,他们的目标是瓜分奥斯曼帝国崩溃留下的遗产,比如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约旦获得独立,由英国实际控制,法国获得叙利亚的托管权。帝国苏丹政府被协约国占领军留下来,好在瓜分帝国中东省份的时候有个谈判对象。整个帝国如果陷入彻底的无政府状态,也不符合英法利益,所以英法反倒是支持伊斯坦布尔残存的苏丹政府。从京城往东,整个帝国各族各派群龙无首,英法大块蚕食之外,希腊、南斯拉夫这些英法的小兄弟也趁机进占奥斯曼的领土,境内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也各自拥有武装,跟土耳其自发组织的民兵打成一团。大家都想占地为王。经过半年多混乱,战时的英雄将军凯末尔借着苏丹政府派他去黑海沿岸弹压局势的机会从京城出走黑海沿岸,邀请各派开会组织国民大会,他打出的旗帜是土耳其民族主义,也就是说,不想要帝国时代占领的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等阿拉伯人的土地了,土耳其将不再是一个多民族的帝国,而是以安纳托利亚高原为核心,组建单纯由土耳其人构成的民族国家。当时战后乱局人心思定,需要一个强人出来收拾河山,凯末尔振臂一呼从者云集,支持他的都是土耳其人。其实英法列强主要目的是瓜分叙利亚、伊拉克这些帝国的外省,自身经过一次大战死伤惨重也无心卷入任何激烈的作战,所以并不特别反对建立土耳其单一民族国家。只有东南方向的阿达纳-安条克-安泰普-乌尔法-马尔丁这一线在土耳其本土和叙利亚之间,历史上并无明显分界线,自然地理又更接近叙利亚,所以占领叙利亚的法国认为,这些边境城市应该归属自己。所以一次大战结束的时候,安泰普的占领军是英国人,1919年英国转交给法军,土耳其居民不愿意让安泰普划归叙利亚,因此当地武装起义反法。这里同时还有大量亚美尼亚居民。战时亚美尼亚遭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种族屠杀,当然会组织自卫军站在法军一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从本质上讲,安泰普的战事可以算是奥斯曼帝国解体以后瓜分遗产的边界战争,对土耳其立国这件大事来说,算不上生死攸关。新的土耳其政府以安卡拉为中心,能威胁到国家存亡的最凶恶的敌人,是趁火打劫的希腊军队。希腊本就是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死敌,一百年前从奥斯曼统治下获得独立,可是大部分希腊族人仍然在土耳其境内和当地人混居,所以希腊自认为有权争夺土耳其本土的绝大部分所有权。希腊军从安纳托利亚西部沿海登陆,直逼北部的革命首都安卡拉,这才是土耳其建国的生死之战。英法列强在感情上和物质上站在希腊一边,但如果希腊失败,土耳其建国,也无损于英法在中东的核心利益。以上是安泰普英雄之战的宏大历史背景。

      1920年安泰普围城战的过程血腥而又复杂:叙利亚的法国驻军派部队在1919年11月从英军手中接管城市,大批在世界大战中被迫害的亚美尼亚人组成志愿辅助部队帮助法国占领军维持秩序。很快土耳其民族主义的民兵向安泰普集中围攻法国和亚美尼亚守军,双方发生冲突,1920年4月双方交战,4个多月以后土耳其守军在当地居民的支持下夺占一半城市,包括制高点的城堡。8月开始法军从各处调集援军,从城市外围对土耳其民兵和市民形成反包围,在老城和城堡的攻坚战打得激烈而血腥,到1921年2月城堡里面最后的土耳其军放下武器,围城战结束。此战法军在人口密集地区动用了坦克飞机等重武器攻坚,平民死亡6千多人,旧城的建筑几乎全毁。10个月的作战当中,当地土军向安卡拉请求支援,指挥全局的凯末尔头脑冷静,清醒地认识到决战的战场在首都周围,主要敌人是希腊军队,只要主战场获胜,安泰普之战无关全局,所以没有派援军。果然不出所料,北方的土军主力战胜希腊军以后,法国无心和新的土耳其政权为敌,1921年底签署《安卡拉条约》,主动撤出了这条边界线上的所有大城市,包括阿达纳、安泰普、乌尔法、马尔丁。安泰普回到土耳其的怀抱。

对这场围城战,交战的各方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出发表述各异:亚美尼亚人声称,这是他们争取生存权的正义斗争,因为战前亚美尼亚人口占到安泰普一半以上,经过一次大战中的种族清洗,亚美尼亚人流离失所,再不站在法国人一边拿起武器,就将完全失去家园。事实上,土耳其一方参战的重要指挥官,主要家族,确是当年迫害亚美尼亚邻居,霸占亚美尼亚房产家园的那些人。而法国人呢,回避了扩张叙利亚领土的利益,把此战描述为弹压当地民族冲突,帮助受迫害的亚美尼亚人重建战时被毁的家园的斗争。在现代土耳其的国家叙事中,安泰普是土耳其民族反抗殖民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之战,他们同样也回避了建国后世代居住在此的亚美尼亚族完全消失于这片土地的历史事实。今天在城堡山上,有抵抗战士的铜像,在新城的河边更有一座描绘安泰普之战的崭新全景画博物馆。

为了纪念反抗法国侵略者的英勇战斗,城市得到了英雄的前缀,正式改名“加济安泰普”。笔者无意评判当年战争的正义性,作为与交战的各民族都没有瓜葛的中立者,我从这一段历史叙事中感触更多的,是“一样事件,各自表述”的历史罗生门现象。

      今天的加济安泰普在土耳其还有第三张城市名片,特别令人愉悦,那就是土耳其东南流派的美食首府,尤其是土耳其甜食之都。安泰普老城幽深曲折的街道主要集中在城堡山的缓坡一面,城里专门有一座美食博物馆,陈列了各种当地特有的食材、炊具、特色饮食,还有传统土耳其家宴的模拟场景。

博物馆是一所1904年的大宅院,进门第一间展厅有一个用各种谷物的自然颜色拼镶出来的巨型蝴蝶图案,高近两米,所有的食材都用小字标识出来,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说起土耳其饮食,很可能不熟悉土耳其的读者只能想起旋转烤肉,那是土耳其饮食的沧海一粟而已。因为土耳其人的祖先突厥人来自中亚草原,向西迁徙的过程中首先接触到波斯文明,然后入主阿拉伯帝国,此后更占领了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东南欧,从中亚的河中地区往西,突厥民族一路占领的广大地区都以定居农业文明为主,尤其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核心地区安纳托利亚高原是谷物和蔬菜出产丰富的农业区,土耳其饮食早就不是游牧民族单一的烤肉和奶制品结构了,事实上今天传统土耳其的家常菜肴里,蔬菜和谷物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肉类。不过今天土耳其菜当中,绿叶菜仍然很少,他们最精擅烹调的是茄子、青红椒、西红柿这类蔬菜。

而且古代丝绸之路的西半段全程穿越奥斯曼帝国疆界,东西方贸易给土耳其饮食中注入了丰富多彩的香料元素。今天的土耳其国土面积比中国小很多,但土耳其菜肴除了秉持中亚游牧传统的烤肉、抓饭、各种奶制品之外,再加上传统的波斯、阿拉伯饮食,地中海东部饮食,欧洲巴尔干饮食等各种流派的影响,食材和烹饪手法多样,整体呈现出来的菜系之复杂多变博大精深,并不输于中国菜的传统。土耳其和法国、意大利、中国、日本、秘鲁一样,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顶尖美食大国。

如果从地域上简单划分,土耳其菜肴分三大块:伊斯坦布尔为中心加上小亚细亚半岛西部的特色是多用蔬菜,尤擅茄子,吃米多于吃面,使用香料比较节制,烹调加工手法复杂,有很多费时费力的酿菜、精加工菜肴,这一点可能来自于千百年来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宫廷烹饪的影响。往东去,黑海沿岸是另一块,有很多鱼,榛子也是一大特色。第三块就是安泰普-乌尔法-阿达纳这一片东南边境,这里的特色是香料繁复,以麦子和面食、肉类和奶制品见长,安泰普周围更是开心果的最大产区。

在伊斯坦布尔和首都安卡拉都能看到很多餐馆自豪地打出安泰普菜肴的招牌,象“安泰普厨房”,“安泰普烤肉馆”之类,就像上海北京街头很多餐厅招牌会写“正宗川菜”一样,可见在土耳其国内,以加济安泰普为中心的东南菜系也有很强的号召力。在加济安泰普本地,城堡山陡峭的一面下临河流,河岸边集中了许多餐馆,当地食客很多,这是外地游客辨别餐馆出品质量最好的试金石。在安泰普的餐厅里,点三种烤肉保证不会踩雷:阿达纳烤肉或乌尔法烤肉,都是手工把肉剁碎,和羊尾油混合以增加润滑的口感和脂香,然后穿上宽而扁的金属签子烤好,放进盘子的时候撤去铁签,以长段中空肉碎的方式呈现。注意绞肉机绞出的肉馅太细口感不佳,不能用。

阿达纳烤肉中会加各种香料,包括小茴、孜然、洋葱碎、各种辣椒碎等等,口感辛辣,乌尔法烤肉加的香料少,不辣。只吃烤肉对中国人的口味来说容易腻,其实对土耳其人来说同样,因此所有烤肉都会配上炭火烤的青椒或者西红柿解腻,烤得脆甜多汁绝不会烤干,他们的烤青椒类似于我们说的牛角椒,大多数不辣,有时也会碰上辣的。我每次吃烤肉,都会关照服务生给我多加一份烤青椒,觉得比烤肉本身还好吃。阿达纳和乌尔法两座城市在安泰普的一东一西,距离都不远,加济安泰普本身并没有一款叫做安泰普烤肉的菜肴,这里的特色是茄子烤肉,切成粗段的茄子涂上橄榄油和香料,跟阿达纳烤肉一样的香料肉馅相间串起来烤,难的是掌握火候,肉要熟,茄子还不能烤干,做得好的茄子烤肉串,肉香和蔬菜的清香相得益彰,而且不腻,更对中国人的胃口。

安泰普最有名的食材是开心果,城市周围有大片的开心果树林,产量和质量在全土耳其首屈一指。使用开心果碎做馅料,用当地特产的一种橄榄油和面,擀成飞薄的面皮层层包裹,加上蜂蜜和糖浆烤制出一层层酥皮,这就是甜点巴克拉瓦(Baklava)。整个中东北非各地都有巴克拉瓦,安泰普的巴克拉瓦讲究的是开心果馅料新鲜,烤熟以后保留浓郁的香气,酥皮层层吹弹可破,顶上一层烤出诱人的金黄色,同时糖稀还不能过于甜腻。“安泰普巴克拉瓦”是土耳其最驰名的甜点,被欧盟立法加入了原产地保护。

另一种特色菜肴完全起源于安泰普-乌尔法地区,叫做Cig Kofte,意思是生丸子,是一种开胃凉菜,它的主料是布格麦(Bulgur)和新鲜的纯瘦生肉馅混合,布格麦实际是用脱粒的硬质小麦碾碎,是一种富含维生素的粗粮,很有嚼劲,混合肉馅再加柠檬汁、洋葱、辣椒碎、薄荷、小葱、芫荽等加水搅拌,用手指捏成形,呈深红色,托在生菜叶上,加一瓣柠檬,作为夏日开胃菜端上来直接食用。

其实生食牛肉馅在全世界并不罕见,韩国菜和法国菜里分别都有牛肉塔塔(Tartar),就是生牛肉菜,就连美式汉堡里的牛肉饼,也只是两面稍微煎一下,中间也接近生肉,当然这种吃法要求牛肉新鲜,质量上乘,而且有足够的香料。我们中国人大多吃不惯生肉,安泰普的Cig Kofte也有纯素版,用核桃榛子碎和土豆泥代替肉馅,在乌尔法地区还要加上鸡蛋混合。事实上,出于食品卫生的考虑,现在土耳其国内立法规定Cig Kofte开胃菜如果没有特别要求,都必须是素食版的,所以害怕吃生肉的朋友们不必担心,除非你在餐厅专门点肉馅Cig Kofte,否则餐厅和街上小贩卖的这道菜一定是素食版的。

以上三种仅仅是加济安泰普本地的特色食品,远不是全面介绍土耳其菜。安泰普作为土耳其东南菜系的首善之区,无论高档餐厅还是苍蝇馆子,无论是点当地特色还是土耳其其他地方的菜肴,都有可能给你惊喜。旅行当中除了欣赏自然风景和古代文化,谈古论今之余还能满足口腹之欲,这样的地方一定会让人乐而忘返的。

最后推荐两家著名餐馆,这是在杂志上发表的时候没有的,因为杂志不能替餐馆做广告,而我在网上贴文章想说什么都可以说,没有顾忌。起码这两家都是我自己去吃过,觉得真的很好,我贴的照片是我自己在那里吃饭点餐拍的真实照片,而且在当地都很有名的。其中一家开在Zeugma马赛克艺术博物馆背后的山坡上,叫做哈利勒烤肉餐馆Kebapci Halil Usta,这家馆子不高档,菜单也不丰富,专做各种烤肉和巴克拉瓦甜点出了名,很多当地人天天来吃,翻台率极高,开放式厨房提前准备很多种很多份的烤肉,一会儿就能卖完。

另一家是高档餐厅,开在老城以西的现代化新城,植物园Botanic Garden边上,叫做MSM 加济安泰普,MSM全称是Muftak Sanatlari Merkezi。这家餐厅的装潢和气氛都很好,有点博物馆的意思,食物也精致。

笔者在2021和2022年夏天连续两次自驾游土耳其东部各地,每次历时一个月以上,对土耳其东南部这一带的各个历史名城、文明遗迹,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流连忘返的过程,遥想这片拥有灿烂古代文明的土地,现今地震受灾死亡的人数已逾数万,痛心之余,只能祝祷那里的人民安好,尽快从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把地震的损失降到最低。也希望我能尽快回到那片土地,看到从震灾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的新城。

发表在 负手看惊涛系列 | 留下评论

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与海权

本文发表于2020年6月世界博览杂志的“江河入海口”专题,那一期专题我贡献了维斯杜拉河口格但斯克,和拉普拉塔河口蒙得维的亚两篇文章。发表的时候因为篇幅所限有所删节。以下是我自己未删节的原稿。

人类历史上,城市的经济发展总是离不开江河的滋养,这是因为古代陆地上原始森林和荒地居多,开辟道路殊为不易,就算开出道路,平整路面、修桥补路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而水路运输比陆地运量大而且方便快捷。既然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自古以来大城市必在河边。不过有趣的是,世界各国的名城古都无一是在大河的入海口:无论是长安、洛阳、北京,还是巴黎、伦敦、罗马,一定是在江河下游平坦之处,水路四通八达之地,但不会靠海。古代人类不具备远洋贸易的能力,河流入海口在古代不但没有交通便利,反而因为在河流的最下游,容易被上游的敌人乘地利之便顺流攻取,而且地势低洼,容易遭受水灾。

所以河流入海口成为经济和战略要冲,必定是在大航海时代之后,比如上海、天津都是近代开埠以后崛起,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为了走向蓝海而兴建的新都。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古代航海发展得早,所以才有雅典、斯德哥尔摩等沿海的古代城市,算是例外。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古代首都都不在入海口,但现代的首都却在海岸上,多数是河流入海口,这是因为非洲和美洲的大城市都是在殖民时代建立起来的。秘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古代印加帝国的首都是安第斯山脉深处的库斯科,只有西班牙殖民者来了以后,海边的利马才成为秘鲁的政治中心。阿根廷和乌拉圭两国的首都分别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前者是很多朋友去南极乘坐游轮探险路上,必经的航空中转枢纽,知道后者的人就很少。这两座城市恰巧都在南美著名大河普拉塔河的入海口两岸,历史上的兴衰命运,都跟航海贸易、海权争夺息息相关。

普拉塔河从源头到入海口不过290公里,它的入海口和杭州湾很像,是喇叭口形状,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喇叭口的南岸根部,相当于杭州萧山的位置,蒙得维的亚在北岸尽头,相当于上海南汇的位置,二者之间有快船可以直航,在普拉塔河入海的地方,从蒙得维的亚到南岸最宽处竟然有220公里,让这条并不源远流长的南美大河拥有全世界最宽河流的名气,在这里黄水滔滔,接天而去,根本分不清河自何终,海自何始。很多人都知道阿根廷以牛仔文化和探戈文化著名,历史上接纳了很多的欧洲移民,至今人口比例中黑人和当地土著人较低,城市又在19世纪中期到二次大战结束这一百年的经济繁荣期间,建设得极具欧洲风情。

在这些方面,乌拉圭也是一样的,只是国家规模比阿根廷小,蒙得维的亚在世界上并不著名而已。今天的蒙得维的亚也是一座极具欧洲风情的城市,南面隔普拉塔河口与阿根廷相望,东面是浩瀚的南大西洋,市中心旧城呈三角形,两面环水,它的剧院、总统府、议会宫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古典或者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宏大建筑,见证着那段经济繁荣的日子,当时国家依靠肥沃的土地,发达的畜牧业,以肉类加工食品为拳头出口产业,从与欧洲的贸易中获得巨大财富,今天那段历史被称为“牛肉繁荣”。

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样,蒙得维的亚从建城开始就是一座殖民者的城市,发展历史跟海权跟国际贸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乌拉圭地处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大国之间,大航海时代早期,两大航海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南美大陆控制权,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曾在1493年发布谕令,将所有新发现和尚未发现的世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进行划分:亚速尔群岛以西100法里所在的经线和地球另一面对应的另一条经线组成的大圆把整个地球表面分为两半,除了欧亚大陆的“旧世界”以外,所有新发现的土地,不管是大陆还是岛屿,亚速尔以西那一半地球属于西班牙,以东一半归葡萄牙。第二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重新协商达成协议,把分界线西移,以亚速尔群岛以西370法里的经线和地球另一面对应经线为界,这个新的条约在1509年由教皇朱理二世以教皇谕令的形式批准下来。值得注意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1492年,最初瓜分世界的亚历山大六世谕令在1493年就出炉了,当时人们的地理知识匮乏,前后两个谕令都是狂妄得目空一切,同时又无知得让今人哑然失笑的条约:按照条约的终极版本,南美向东伸出来的那一块,就是今天的巴西东部,属于葡萄牙,南美大陆的大部分和整个中、北美洲都属于西班牙,整个亚洲和非洲都属于葡萄牙,澳洲从中一劈两半,一家一半。不过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罗马教廷实际上早已承认地球是圆形的,只是对地球的广阔程度一无所知而已。

教皇在西葡两国间瓜分地球的谕令,注定不可能执行,但在中美和南美大陆还是有一点意义:巴西归属葡萄牙,南美其余地方归西班牙就是这个条约的结果,直到今天,巴西讲葡萄牙语,南美其他地方都说西班牙语。具体到乌拉圭,在1680年蒙得维的亚建城的时候,曾是巴西的一部分,但1723年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的西班牙总督越过普拉塔河,占领了蒙得维的亚。此后,蒙得维的亚作为东方省的首府,是西班牙驻布宜诺斯艾利斯总督辖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法国大革命开始之后,1800年代的拿破仑战争在欧洲极大削弱了西班牙帝国,1808年就连原来的西班牙波旁王室都被拿破仑推翻,换上了拿破仑的大哥约瑟夫·波拿巴来当西班牙国王。这是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控制力最虚弱的时刻,正好也是美洲当地的欧洲殖民者民族和民主意识崛起的时代,于是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纷纷革命独立。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先后发生起义,推翻保王党。但此后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的新政权仍然想要控制东方省,也就是今天的乌拉圭,蒙得维的亚当地的独立势力就在阿根廷和北面仍然属于葡萄牙的巴西之间来回腾挪,为了独立,时而向其中一方借兵,时而又向另一方开战。在这个过程中,海权对三个国家实力和命运的此消彼长起到过决定性的作用。

革命开始的时候,18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首先起义推翻西班牙统治,西班牙总督府撤到蒙得维的亚,181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派遣军队,会合乌拉圭独立之父阿提加斯率领的当地武装围攻据守蒙得维的亚的西班牙殖民军队。革命军队人多势众,但城市却久攻不克,唯一的原因就是西班牙拥有海上优势,不断地派遣船队从普拉塔河面和大西洋海面给围城运输补给。围城战打了5个多月,革命军被迫承认失败,撤围而回。1812年阿根廷的军队和乌拉圭当地武装第二次围攻蒙得维的亚的西班牙保王党,第二次围城战打了两年,仍然旷日持久,直到1814年5月阿根廷海军战胜了保王党的海上力量,完全切断城市的水路补给线,才最终拿下了这座西班牙殖民政府最后的堡垒。

虽然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蒙得维的亚和整个乌拉圭当时还是阿根廷的一部分,他们想要更多的自治权,联合其他几个省在阿根廷内部搞联邦制,5年以后的182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默许北方的巴西帝国出兵入侵并占领蒙得维的亚。这次葡萄牙的统治持续了4年,等巴西占领军撤走,乌拉圭也不会再呆在阿根廷国家里面了,于是1828年乌拉圭正式独立,以蒙得维的亚为首都。刚刚独立没有几年,当初独立战争时代建功立业的两位将军就各拉一党展开内战,内战期间在野的“白党”武装围攻当权的“红党”控制的首都,这第三次围城战竟持续了8年之久,最后决定城市归属的依然是海权:英法海军出手干预,不停为城里的合法政府运输补给,8年以后“白党”承认失败,围城结束之日,也就是内战告终之时。可以说乌拉圭和蒙得维的亚的整个独立斗争史,都贯穿着海权对近海大陆地缘政治的决定作用。

乌拉圭独立和内战结束以后,从1850年代到二战结束这百年间进入经济发展繁荣期,也许只有30年代末席卷全球的大萧条那几年例外。尤其是19-20世纪之交,蒙得维的亚建起很多直到今天仍然让人赏心悦目的典雅建筑、宜人的公园绿地和喷泉。很多欧洲人移民南美,给国家带来熟练劳动力和受过教育的管理人才。这个国家远离欧洲的政治纷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它没有任何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39年,乌拉圭仍然是置身事外的中立国,仿佛一个世外桃源。谁也没想到,就在那一年,蒙得维的亚突然被卷入一场超级大国的海上冲突,被动地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这就是1939年12月的普拉塔河口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纳粹德国重整海军军备,因为无法在实力上全面和英国皇家海军抗衡,于是把造舰重点放在海上破坏交通线作战上,在此指导思想下建造了袖珍战列舰“海军将军施佩伯爵号”,1936年下水,它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亚分舰队司令施佩海军中将的名字命名,1914年施佩指挥德国东亚分舰队回国途中在福克兰群岛海战中阵亡,是德国的战争英雄。“施佩伯爵号”拥有6门11英寸主炮,火力射程和装甲防护远超任何一艘英国重型巡洋舰,28节的航速又能让它遭遇火力强于自己的英国正规战列舰时候凭借高速脱离。这类舰只在堂堂正正的主力舰队决战中没有任何用处,但却是海上破交战中实施“打了就跑”的孤狼战术的绝佳工具。

二次大战爆发之前,德国已经把“施佩伯爵”号和其他海上袭击舰派到公海上巡弋,从9月战争爆发到12月的普拉塔河战斗之间,“施佩伯爵”号已经在大西洋上截获并击沉多艘英国商船,总计5万多吨。为此英国海军部在整个大西洋派遣多支海军编队搜索这艘神出鬼没的袭击舰。其中哈伍德海军准将指挥的G分舰队在12月13日,在普拉塔河口以外的公海上遭遇“施佩伯爵”号。哈伍德的英国海军分舰队有1艘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配备6门8英寸主炮,2艘轻巡洋舰“阿贾克斯”号和“阿喀琉斯”号,各自装备8门6英寸主炮。本来还有第4艘重巡洋舰“坎伯兰”号,海战发生的时候正好进港维修了,所以英国舰队的舰只多,速度快,但是火力和防护力弱,双方基本势均力敌。12月13日清晨两军在晨雾中遭遇展开炮战。英军重巡洋舰在一面,两艘轻巡洋舰在另一面展开夹击,“施佩伯爵”号集中主炮打瘫了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战斗结束后英舰勉强能依靠自己的动力开回福克兰群岛的基地维修。另外两艘轻巡洋舰受的伤较轻还能战斗。”施佩伯爵“号的装甲厚,舰体受伤不重,但是军舰上层建筑全毁,人员伤亡严重。德国在海外没有海军基地,于是在英舰追击下,强行闯进中立国乌拉圭水域,当天傍晚在蒙得维的亚闹市区边上的港口抛锚。世界大战的战火突然之间烧到家门口,蒙得维的亚万人空巷跑到岸边围观闯进来的德国战舰。如何在英德两大强国之间严守中立国地位,维护国家尊严,同时还不能罪任何一方,这就是摆在乌拉圭政府面前的难题。

当时乌拉圭在场的全部海军力量只有1艘驱逐舰和1艘轻型护卫舰,这点兵力加上全部海岸炮台,无论在德国和英国任何一方眼里都微不足道,但在场的乌拉圭海军最高级军官瓦雷拉上校还是乘坐护卫舰,登上“施佩伯爵”号,在第一时间和朗斯多夫舰长会面,弄清了对方的身份和要求。德国军舰抛锚,德国驻乌拉圭大使立即带着朗斯多夫舰长在凌晨3点拜会乌拉圭外长格尼,提出修复军舰、医治伤员等要求,隐晦地指出城市正在德军战列舰的炮口之下。与此同时英法公使也在候见室等着,照会要求乌拉圭在24小时内驱逐德国军舰,甚至强行将对方扣押。以乌拉圭的军事实力,无论如何无法强行登舰扣押德国人,格尼博士一方面向英法公使保证说一定按照海牙公约的规定去做,而海牙公约要求交战国的军舰可以在中立国避难72小时以下,同时获得的修理和补给不得增强交战国军舰的战斗力,超出72小时则中立国可以扣押对方。对德国人的要求,乌拉圭同样不卑不亢,答应第二天派登舰小组评估损失程度和合理的修理需要,接收伤员和舰上关押的英国商船船员。但是在公允的立场背后,其实乌拉圭的政治立场是亲英法的,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德国人的宣传,因为德国向全世界广播声称“施佩伯爵”号击沉了英国重巡洋舰,重伤其余2艘轻巡洋舰,自身损失轻微,乌拉圭政府利用德国人自己的宣传,拒绝了德国方面要求在港修复两个星期的要求,只给德国延长72小时修理时间。第二天12月15日,英法突然改变策略,从强烈要求尽快驱逐被追捕的德舰,改为利用国际法规则,每天从附近港口派出一艘商船,因为海牙公约还规定了一种例外情况:如果附近有交战国敌方商船经过,则24小时内中立国不能放此国的军舰出港,以避免伤害敌方商船。这是因为盟国对外海守候的两艘轻巡洋舰能否对付出港的“施佩伯爵”号并无绝对把握,希望争取时间,一面调集各地重兵驰援,一面大打情报战,发布许多假消息,让全世界开始相信英军大批战列舰、航空母舰在港外已经就位,严阵以待。乌拉圭方面一开始对英法突然转变策略感到震惊和不解,但仍然严守中立的规则,派遣护卫舰和巡逻艇警戒,防止“施佩伯爵”号强行闯出港口。其实如果德军真的强行闯关,以乌拉圭那点军事力量毫无办法。实际上“施佩伯爵”号的损伤远比德国人愿意承认的严重:舰员36人阵亡60人受伤,包括舰长朗斯多夫轻伤,中弹70余发,虽然装甲够厚舰体损伤不大,但舰上的燃油净化系统和海水淡化系统被毁,无法长途航海。如果附近有德国海军基地,或者执行大编队远洋作战,这点损伤不会影响战斗力,但作为“孤狼”袭击舰,受一点伤都无法长期独立作战。如果“施佩伯爵”号孤注一掷闯出港去,对阵2艘受伤的英国轻巡洋舰外加归队的重巡洋舰“坎伯兰”号,仍然是势均力敌,未必不能闯出重围,但英舰可以凭借速度优势远远跟随,指示英军战列舰在大西洋上进行拦截,最终德国人还是难逃覆灭。而实际上德国人相信了英国放出的假情报,以为港外早有大批英国主力舰,根本不敢一战,12月17日乌拉圭允许的停留期限到期,“施佩伯爵”号开出港外,全体舰员弃船,点燃炸药把军舰凿沉。德军官兵后来被扣留在乌拉圭和阿根廷,朗斯多夫舰长自杀,其余人员在南美呆到战后,很多人都选择留下来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这就是二次大战中第一场海战的结局。当时距离大战爆发才3个多月,乌拉圭作为远离战争的和平小国,无端被卷进战火,既严格遵守了国际法,维护了中立国的尊严和主权,同时还暗中有利于英法盟国,表达了反法西斯的立场,德国人吃了亏也找不到什么错处。乌拉圭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保持中立,直到1945年2月才象征性地和南美大多数国家一起向德日宣战,战后和阿根廷一样接收过大批来自欧洲的高素质移民,从战争和中立当中获得了国家发展的机遇。在今天的蒙得维的亚,旧城海边的公园里有一座普拉塔河口战斗纪念碑,那里能看到“施佩伯爵”号的船锚和火炮测距仪,它的一门副炮炮座也被打捞上来,今天在乌拉圭海军博物馆大门口。

当年见证过“施佩伯爵”号停泊港内的72小时的那些旧城建筑今天还在,城里今天又增加了一些21世纪初落成的现代摩天大厦,比如世界贸易中心和通讯大厦,为这座城市的天际线增添了更多令人激动的元素。

发表在 负手看惊涛系列 | 留下评论

波兰格但斯克: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和团结工会的诞生地

波兰的格但斯克和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两座前德意志城市,是笔者个人认为最美的波兰城市,甚至超出古都克拉科夫。它们不但出乎意料地美丽,而且物价低廉,古建筑丰富,在欧洲近代史上都有非常复杂的归属变换,了解它们的历史也就看懂了近代300年东欧各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其中格但斯克的归属问题,更是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格但斯克(Gdansk)座落在维斯杜拉河流入波罗的海的河口。维斯杜拉河是欧洲著名大河,全流域几乎都在今天的波兰国土上,沿途流经克拉科夫、华沙、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托伦等历史名城,在将要入海的最后几十公里分道流入波罗的海,维斯杜拉河的主入海口在格但斯克以东不远处,格但斯克市中心则位于维斯杜拉河一条入海分支摩特瓦河边(Motlawa)。这座城市还有一个德国名字叫做但泽(Danzig)。格但斯克有两张著名的城市名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但泽自由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在格但斯克郊外的西盘半岛(WestPlatter)打响了第一炮。还有就是瓦文萨和他组织的“团结工会”,东欧铁幕上的第一道裂缝,这道裂缝后来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铁幕在1991年颓然落地。

            今天我们漫步在市中心老城区,保存完好的古旧民房看上去象阿姆斯特丹,那种窄窄高高的门脸儿,教堂和广场看上去象北德的城市。最早格但斯克是波美拉尼亚公爵领地的首都,并不属于德意志,是波兰国王的臣属。它东边的普鲁士,当时是无主之地,不在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范畴之内,甚至不信仰基督教。后来到了13世纪,原本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圣地的条顿骑士团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的准许,逐渐从圣地转移到这里,任务是征服普鲁士,以及波罗的海沿岸这些不信基督教的原住民。条顿骑士团的骑士们虽然来自德意志,但是骑士团本身直属于教皇,不是德意志诸邦的一部分。骑士团征服荒地,让波罗的海民族皈依基督教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德国以东的这片地区直到今天的波罗的海三国,就成了独立的骑士团国家。格但斯克在骑士团国家中。可是沿海的骑士团国家把南边波兰王国的出海口全部堵死了,于是骑士团和波兰开战,后来败给波兰。格但斯克所在的西半部普鲁士割让给了波兰国王。于是格但斯克从此属于波兰。

             在格但斯克城最繁荣的16到18世纪,地处维斯杜拉河口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它成了波兰内地木材、沥青、矿藏和谷物向波罗的海周边出口的集散地。虽说隶属于波兰,但一直以来德意志各地的移民和商人占人口的大多数,那个时代格但斯克是波兰第一大城市,城市规模和富庶程度超过克拉科夫和华沙,它也是汉萨同盟城市。汉萨同盟是13世纪欧洲北部几十个城市签订条约组织起来,是自由贸易联盟性质的组织,有点象今天APEC亚太经合组织,只不过加盟的成员不是国家而是城市。汉萨同盟的主体和发起者是不来梅、吕贝克、汉堡、科隆四个城市,总部设在吕贝克。汉萨同盟以德国城市为主,但是也不限于德国,丹麦的哥本哈根、瑞典的维斯比、波兰的克拉科夫、荷兰的阿纳姆、骑士团的格但斯克、塔林、里加也都是汉萨同盟城市。在中世纪的北海和波罗的海,汉萨同盟垄断了商路贸易,盛极一时,在所有这些城市里,即便象格但斯克这样的非德国城市,工商业的支柱也是以德意志商人为主,文化上深受德国影响。德国现在的国家航空公司叫做汉莎航空,这个名字就来源于历史上的汉萨同盟。后来随着伊丽莎白女王的英国崛起,荷兰、瑞典、俄国相继强盛,地理大发现又降低了波罗的海贸易的重要性,汉萨同盟缓慢地衰落,不过好几百年一直拖着没有正式灭亡,直到二战之前的1937年,吕贝克被希特勒取消了汉萨自由城市称号,才算最后消失。

           今天格但斯克老城里那些特别美丽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大多数都来自这个近代的黄金时期。比如从火车站走向旧城区途中所见到的几座教堂、城门塔楼和旧市场,都是红砖建造的北德哥特风格。波罗的海沿岸森林沼泽遍布,地势低平,不出产石料,所以这一带各国大多数教堂、城堡、城墙、市政厅等大型建筑都用红砖制造。据说格但斯克的圣母大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砖结构教堂,不过笔者到过的法国南部城市阿尔比,也有一座号称全世界最大的砖结构教堂,不知道它们相比哪个更大。

         格但斯克的旧城城门楼有内外两组城门,外城门要塞(Brama Wyzynna)和装饰性的内城金门(Zlota Brama)都是那个时代的杰作,两道城门和城墙形成一个堡垒,和中国古代城楼建筑瓮城异曲同工。

           中世纪的要塞塔楼除了驻兵防卫,还当作监狱。今天,在塔楼里有一座很漂亮的琥珀博物馆。整个波罗的海南岸从格但斯克到圣彼得堡,是世界著名的琥珀产地,波兰北部沿海的产量,据说占到全世界的75%。所以,如果你对珠宝首饰感兴趣,抑或只是对这种4千万年前的树脂化石本身感兴趣,格但斯克和爱沙尼亚的塔林是两个最合适买琥珀的地方。琥珀的颜色从接近乳白的淡黄,到深褐色都有,而且通透性不同,价格可以相差很大。在琥珀博物馆能看到历代工匠用琥珀制造的精美首饰。

              琥珀镶纯金并不好看,因为都是黄色的,没有颜色对比。波兰工匠擅长用琥珀镶银做首饰,据说这种手法是波兰特有的工艺。如果要看真正大件的琥珀工艺品,那么应该去城西的圣布里吉特教堂(St. Bridget Church),那里的圣坛用巨型整块琥珀制作,圣坛12米高,6米宽,3米厚,圣母子像、两侧侍立的圣徒,和波兰之鹰完全由琥珀雕成。

           旧城城里最漂亮的建筑大概要数旧兵工厂和市政厅这两处。旧兵工厂建于1600年代,由荷兰建筑师设计,是一座经典的荷兰文艺复兴式大厦,看上去和阿姆斯特丹的王宫跟国家博物馆非常相象。

长街中段那座最高的红砖建筑是市政厅,几百年间历经修缮和扩建,兼有从哥特、文艺复兴到巴罗克的各个建筑时期的风格。

市政厅门口的广场,叫做海神广场,得名于巴罗克时代的海神喷泉。

            从市中心的长街走到头出水门,就到了格但斯克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港。格但斯克在古代是商路重镇,它的主港是内河港,这点象上海。今天,紧邻古城的河港沿岸非常热闹,各种高档餐馆、星级酒店,各种精品店,建筑也很好看。其中最有历史感的是一座耸立在岸边的三层楼高的建筑,顶部有一处向河面伸出来,这是古代的起重机吊车。作为港口,装卸用的起重机必不可少,别以为古时候没有电力就什么都靠肩挑手提。这座起重机是15世纪,相当于中国明朝的东西。它本身依托的是城门塔楼,背后和两侧有城门圆形堡垒,伸出的部分悬空在河面之上。黑色的木板里面,装备两个巨大的木头滚轮,就像水车那样,只不过是悬空的。还有很多缆绳、滑轮等传动装置。就靠这两个大辘轳,悬空放下绳子,把船上的货物吊起来。这个吊车能吊起两吨的重量,不但能吊货,还能吊起小一点的船只做检修。显然古时候没有电力,吊车起重的动力来自人力踩踏:那两个大木轮直径两三个人那么高,内侧有很多平行的脚踏板,用的时候,几个壮汉爬上去,钻进木轮里面,一步一步地踩踏板,推动辘轳自转带动绳索,看上去颇像家养的宠物小豚鼠,在一个镂空的大轮子内侧拼命跑,轮子就不停地转。这座15世纪的起重机象征格但斯克古代的航海商业文明,今天是城市的地标。

         后来普鲁士王国兴盛起来,1793年俄普奥第二次瓜分波兰,格但斯克划归普鲁士,使用德文名字但泽。这个德意志时期的建筑,最漂亮的是火车站,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它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红砖房子在蓝天映衬下古雅而大方,这座车站的设计,被原样照抄到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科尔玛城(Colmar),所以在科尔玛,你能看到一模一样的火车站。

         1918年德国在一次大战中战败,新的波兰国家需要出海口,于是把德国的但泽城划出来,可是当时但泽的33万总人口当中德意志人占绝大多数,操波兰和波罗的海语言的人口加在一起不到8千人,简单把但泽划归波兰领土,也不符合民族自决的原则。所以当时国联做了一个特殊安排:但泽建立“自由城市”,在国联专员监督下实行自治,既不属于德国管辖,也不属于波兰领土,波兰可以在河流入海口的西盘岛驻军,城市发行自己的货币、邮票,有自己的法律体系。同时“但泽自由市”跟波兰本土之间有一条但泽走廊属于波兰领土,把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隔开。这种安排对德国来说,不管在纳粹上台之前还是之后都是一个耻辱,消灭“但泽走廊”,就成了1939年纳粹入侵波兰的第一步。所以,二次大战的第一炮在格但斯克打响,也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今天在老城河港可以坐古代三桅帆船往返河流入海口的西盘半岛,那里就是二战开始的地方。格但斯克城本身是河港,离开真正的入海口还有半个小时的水路,就像上海外滩离开真正的长江入海口距离还远一样。而西盘半岛就在入海口处,是二战之前波兰军队的一处防御阵地和兵站仓库,波兰守军不到200人。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德军一次大战前的旧式战列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炮轰波军要塞,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炮。2013年有一部波兰电影,名字就叫Westerplatte,描述这场战斗,中文名字叫做《血战西盘岛》,在上海电影节上还放映过。当时不到200名波兰守军依托并不强固的工事,抵抗了舰炮支援下的德国海军、陆战队、突击队3千多人的进攻一个星期,9月7日才投降。现在半岛上已经没有防御工事了,遗留下来当年在战斗中被击毁的兵营和混凝土工事,还有战争爆发地的纪念碑。

去西盘半岛可以乘坐仿17世纪的木帆船。每天整点两艘帆船轮流从城市启航,木帆船其实不是古物,是现代仿制的三桅武装商船,并非真靠风帆行驶,还是用发动机的。出城一路两岸的景物都是船厂工业区,还有远洋轮船,并没有什么美景,真正好玩的是船本身,雕刻精美,华贵非凡,高耸的艏楼和艉楼上有小型铜炮,最下面还有一层火炮甲板!当然火炮是假的。

                格但斯克在现代历史上也发挥过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和它的远洋工业有关,这就是诞生于格但斯克船厂的波兰团结工会。格但斯克的航海贸易有悠久历史,船厂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就是重要的德国海军造船厂,以生产潜艇和轻巡洋舰为主。二战结束之后,格但斯克划归波兰,仍然是波兰最重要的造船基地。这里集中了数万产业工人,因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历来物资短缺,物价一再上涨,瓦文萨为首的工人们不满情绪高涨。组织起了自己的“团结工会”。 其实波兰工人在1980年成立团结工会之前很久,就开始自发反对政权了,1956年的抗议事件,比同年10月的匈牙利事件还早4个月,据说只是由于中国的反对,苏联才没有出兵镇压。当时苏共二十大刚开完4个月,中苏两党关系还没破裂,中国对赫鲁晓夫的政策还有一定影响,最近十来年出版的正规党史著作中,详细阐述过中国对同一年发生的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的不同态度,以及中国对苏联出兵决策的影响。1970年,格但斯克船厂工人罢工,抗议食品涨价,火烧格但斯克市党委大厦,军警开枪,官方的数字是44人被打死。当时,1943年出生的瓦文萨还是船厂的一个青年工人。1976年,瓦文萨因为参加工人运动而被开除。这都是1980年闹团结工会之前的事情。

                这个过程,其中未必有什么“敌对势力幕后煽动”的背景。瓦文萨从出身来看,只是一个头脑灵活胆子够大的混混,即便东欧剧变之后当上了波兰总统,也从来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能力和素质。“煽动”也得有火可煽才行,“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整个冷战时期,波兰工人和普通群众,对社会的不满,对政府的反感,那是真实的。到1980年,波兰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已经积蓄多年,矛盾焦点除了食品短缺问题,还有宗教矛盾和对苏联传统上的民族仇恨:多数波兰人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而政府是无神论的;当时的政府被视为苏联傀儡,而波兰民间恨俄国人恨了几百年。1978年,一位波兰人被选为新教皇,这就是后来深孚众望的约翰-保罗二世,我们可以想象这对笃信宗教的波兰民众,会产生多么深刻的心理震撼。1980年,格但斯克船厂一位还差几个月就要退休的女工Anna Walentynowicz被当局以反政府的罪名开除,领不到退休金意味着生活无着,这件小事成为全城大罢工的导火索,船厂工人自发组织了团结工会。当时已经被从船厂开除4年的瓦文萨,跳过围墙进入船厂,被选为团结工会领导人。刚开始波兰政府想采取怀柔政策,不但接受了团结工会的谈判要求,而且同意在工厂大门口,为1970年抗议中被杀的工人建造一座纪念碑,这大概是冷战中唯一一个政府为反对自己的人树纪念碑吧。很快,政府的态度转趋强硬,秋后算账镇压了运动,宣布团结工会为非法,逮捕瓦文萨等人。团结工会转入地下,波兰人的斗争一直继续,1984年瓦文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直到1989年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瓦文萨成为剧变之后的第一任波兰总统。

                今天格但斯克船厂的大门前是纪念碑,大门内100米有纪念1980年运动的展厅。笔者2014年造访船厂纪念碑的时候,旁边正在建造现代化大厦,建成之后将是永久性纪念堂,还是团结工会的新总部大楼。团结工会今天仍然存在,并扩展到了全欧洲范围,但它的政治影响已经很小了。而1980年波兰政府被迫为1970年反对自己的运动中殉难的工人建造的纪念碑,今天也还在原地。

                格但斯克是颗尚未被很多国际游客发现的遗珠,它有美丽的风景,也有沉重的历史故事。很多朋友去波兰旅行的时候,一般都只在行程中安排华沙和克拉科夫这两座名城。笔者每次都向他们积极推荐格但斯克、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玛丽堡这些地方,在我看来,这里更美也更有古城的宁静和质朴风韵。

发表在 负手看惊涛系列 | 留下评论

帕多瓦:文艺复兴曾在这里按下暂停键

    意大利东北部,以威尼斯为中心的地区叫做维内托(Veneto),整个维内托地区除威尼斯之外,最有名也最有看头的两座古城当属帕多瓦(Padua)和维罗纳。维罗纳是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发生的地方,而中国游客知道帕多瓦的却不多。这是一座大学之城,拥有全世界第5座,意大利第2座直到现在仍然开办的大学,建校时间在1222年,还拥有艺术大师乔托一手装饰的整座小教堂,以及多纳泰罗雕塑的古罗马之后欧洲第一座英雄骑像。这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而又闲适的老城,因为学生数量非常大,全城的物价便宜,这一点和昂贵的威尼斯相比差别极大。其实帕多瓦离开威尼斯坐火车只需要半个多小时,无论是住在其中哪一个城市,去另一个城市都可以很方便地当天来回。

    帕多瓦大学建校的1222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南宋年间。意大利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古老并且现在还在招生授课的大学,是1088年建校的波伦纳大学(博洛尼亚大学Bologna),它建校时候中国还是北宋,其次是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巴黎索邦大学,它们的建立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最早都可以追溯到12世纪,但是很难确切地说哪一个更早。13世纪从牛津大学出走的一批学者建立了英国第二古老的剑桥大学。同样,从意大利波伦纳大学出走的一批学者也建立了意大利第二古老的帕多瓦大学。今天这座小城的人口不过20万,其中帕多瓦大学的学生就占据6万。笔者自己的职业是大学教师,所以无论到欧美哪个国家,都不会放弃探访名校的机会。

    帕多瓦大学在市中心,从火车站向南步行20分钟即可,大学有官方的校园徒步游览和讲解,普通游客都可以参加,校园里最有意思的一座建筑是它的“解剖学剧场”,从上到下总共七层同心椭圆形阶梯教室,能容纳300多名医学院学生从360度围观教授在圆心的手术台上,现场解剖一具尸体,中世纪的教会禁止人体解剖,可是帕多瓦大学从1594年就可以在这里围观解剖,这在当时的意大利非常难能可贵,据讲解员说,当时的尸体都是临近城镇死去的罪犯,罗马教廷直到19世纪才正式解除解剖禁令,在接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大学里的做法民不举官不究,属于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

大学校园游览的开始和结束都在学校中心的courtyard,这里就像一座16世纪的四合院:古雅的文艺复兴式两层柱廊围绕着铺砌石板的中庭,在柱廊和楼梯的墙壁上装饰着许多盾形族徽,这些都是古代家世显赫的大学教授或者著名毕业校友的族徽,因为在近代普及高等教育之前,能够上大学的都是贵族子弟。听讲解员说,这里有一个族徽属于全世界第一位接受大学学位的女性,她毕业的时间在1678年,相当于清朝康熙初年。

伽利略曾经在帕多瓦大学数学系任教,并担任过十八年系主任,然后才从这里去了比萨大学,并在斜塔上做了那个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因为坚持哥白尼日心说而在罗马被判处火刑的著名科学家布鲁诺,也曾经在这里的数学系任教,因为竞争系主任职位败给伽利略而离职。而哥白尼本人,青年时代也曾在帕多瓦大学学习过,算是这里的校友。18世纪发现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的英国王家医生、解刨学家哈维也是这里的校友。他当年肯定站在圆形解剖教室认真学习过教授解剖人体的过程。

    帕多瓦还是一位中世纪基督教圣徒圣安东尼的埋葬地,中世纪的城市如果能拥有圣徒甚至耶稣基督本人的遗骨遗物,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地位至关重要。这位圣安东尼是12-13世纪之交的著名传教士,是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的同代人,传说他的布道口才雄辩之极,在亚得里亚海边对着海水布道,吸引大群的鱼聚拢来倾听。虽然圣安东尼作为圣徒的地位,不如福音书作者马可或者修会创始人方济各那么高,但今天还有很多意大利人会从各地专程来到帕多瓦大学南面10分钟步行距离的圣安东尼大教堂朝圣,挤进大教堂里的遗骸小教堂,瞻仰安东尼的舌头、下颚和声带。传说圣安东尼下葬以后30年,尸体被重新发掘出来的时候,其他的骨骼内脏都已经腐烂,只有他那条著名的舌头,不但完好如生前,甚至还保持着红润。按中国谚语说,圣安东尼可能是属鸭子的, “肉烂嘴不烂”。在教堂广场上摆放着古典时代以后第一尊英雄骑像甘泰米拉塔像(Gattamelata),那也是多纳泰罗1450年完成的代表作之一。

    说起英雄人物的骑像,古今中外并不少见。古典时期最著名的一座,是罗马皇帝奥里略骑像,今天保存在罗马的帕拉亭博物馆。

但在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洲艺术经过了长时间的黑暗时期,尤其是雕塑,停留在哥特风格的细长而表情动作呆板僵硬的水平上,比古罗马的艺术成就倒退太多。直到佛罗伦萨开始了文艺复兴,雕塑的水平才赶上和超过古典时代。多纳泰罗就是文艺复兴早期的大师,他和建造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圆顶的布鲁内莱斯蒂、制作大教堂洗礼堂大门浮雕的吉贝尔蒂是同一辈人,在后者的工场当过学徒,跟前者结伴去罗马游学,考察过万神殿的大穹顶结构。这一辈人比文艺复兴三大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早了60年左右,是宣告文艺复兴开始的一辈。多纳泰罗的代表作,一是现在收藏在佛罗伦萨巴盖罗博物馆的近代史上第一座裸体雕塑《大卫》

二是圣安东尼大教堂门前广场上的这座近代史第一座骑像,全都是开创性的作品。18世纪法国雕塑家法尔科内的杰作,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骑像》,也就是普希金笔下的“青铜骑士”,都是古罗马奥里略皇帝骑像和多纳泰罗作品的后辈和致敬之作了。

    我来到帕多瓦最大的一个愿望,还是瞻仰斯科洛维尼礼拜堂(Scrovegni Chapel)。

1305年,中世纪最后一位大画家乔托在这座小教堂里,穷尽两年时间用数十块大型壁画铺满礼拜堂的四壁,为文艺复兴开一先声。文艺复兴早期的大师们几乎都是佛罗伦萨人,乔托也不例外,但乔托比他们所有人早生了至少一个世纪,出身据说是个贫穷的牧羊少年。中世纪哥特式艺术在绘画方面,主要艺术形式是教堂的圣像画,细长而庄严,可是没有立体感,画面是二维的,没有纵深,而且人体的比例也不对,大头小身子的情况比比皆是。乔托在西方绘画史上第一次开始有了立体的尝试,他的人物会有激情,会用各种手势和表情表现出悲痛、期待、恐惧等等七情六欲,换句话说,在他的笔下,神和圣徒都具有人的感情。乔托来到帕多瓦的时候35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之前在托斯卡纳的阿西西为大教堂画纪念圣方济各的壁画已经出了名。而斯科洛维尼是帕多瓦的名门望族,前代族长里纳尔多·斯科洛维尼靠高利贷致富,声名狼藉,因为中世纪的教会严格依照圣经的教诲,认为放高利贷是一种可鄙的,令人死后永远堕入地狱的行为。直到今天,和基督教同出一源的伊斯兰教还依据古兰经,禁止收取贷款利息。乔托的同时代人,好友但丁在《神曲》里面还写到这位高利贷老兄,把他放在地狱里受苦。里纳尔多死后,他儿子恩里克建造这座家族礼拜堂,为父亲赎罪,礼拜堂建成之后,内部装饰的任务就聘请了当时声名鹊起的乔托。

    今天去帕多瓦参观斯科洛维尼礼拜堂必须提前在他们的官网上预约,在指定的时间进场。走进这座简单的礼拜堂,天花板刷成深蓝色的夜空点缀着黄色的星星,四壁满布着乔托的作品。

    按照时间顺序,一走进大门,正对前面的圣坛,左手长边是南墙,右手是北墙,从南墙最上方的壁画看起,顺序是南墙从身后往身前远方,然后北墙从远到近,一圈看下来以后,再看较低高度的下一圈。南墙最上方的几幅壁画描绘了耶稣基督的外公约阿希姆从年老无子女到喜得千金(就是后来的圣母玛利亚)的过程。右手北墙最上一排壁画则描绘了圣母的生平。下面一列还是从左手南墙的身后开始,描绘了耶稣基督的生平,从诞生直到右手最下一排的埋葬和复活。在礼拜堂正面的墙上,是整个“连环画系列”的终结:《最后的审判》。

    仔细看其中一些画可以发现,其实很多人物的身体比例还不是太对,耶稣基督的表情也很板,那是因为乔托能够学到的前人经验很少,他既没有像达芬奇那样,用《维特鲁威人》素描穷究人体比例,也没有条件像米开朗琪罗那样,从刚出土的古希腊罗马雕塑借鉴人体的姿态。他能够脱离中世纪绘画的模式,画出立体,画出情绪,完全出自个人的创造天分。其中一幅壁画《哀悼基督》,画面上的主要人物倒还罢了,上方那些小天使特别抢镜,他们的悲伤表情真的是好夸张,好激动啊。

    乔托的好朋友,大文学家但丁在《神曲》里面特别赞颂了他,算是实至名归,因为乔托死前就已经成为当时名气最大的画师了。他的斯科洛维尼礼拜堂,就像丁托列托的威尼斯圣洛克教堂、米开朗琪罗的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一样,是艺术家个人永远的丰碑。除了这座礼拜堂,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钟楼也是乔托设计的。

    事实上,以乔托当时对中世纪绘画进行突破的程度,加上他的名望和影响力,再考虑到同时代意大利半岛在文学上达到的高度,比如出现了但丁和彼特拉克,可以想象,文艺复兴很可能在乔托身后提前一个世纪就正式开始。但是很可惜,就在乔托死后不久,全欧洲范围爆发了可怕的瘟疫,那是欧洲第一次黑死病大流行,源自蒙古的黑死病通过威尼斯的商船登陆意大利半岛,意大利十室九空,继而传遍整个欧洲。有趣的是,很多病理学家和历史学家相信,那场黑死病的缘起,也和吃野味有关系:黑死病应该就是鼠疫,蒙古人把草原上的土拨鼠当成美味,而土拨鼠是鼠疫病菌的宿主,就这样,鼠疫从土拨鼠传染给人类,杀死了全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到百分之四十,人类文明的进程由此按下暂停键,乔托在绘画上的突破性成就后继乏人。西方世界要到一百年后的佛罗伦萨,才能开始新一轮的人类文明跃进。

发表在 负手看惊涛系列 | 留下评论

飞狮之邦威尼斯

本文发表于疫情期间,2020年第9期的《世界博览》杂志,发表时限于篇幅,文字和图片有正常的编辑和删节,现在贴出的是我自己的原稿和配图。


*****************


2020年春夏之交的这场新冠肺炎大流行,欧洲尤以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最为严重,意大利疫病的爆发在北方更为猛烈,威尼斯和米兰周围的两个大区,维内托和伦巴第,一个是意大利的旅游首都,另一个是意大利的经济引擎,经过这次病毒肆虐,很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复当日游人如织的盛况。谨以此文纪念一两年内暂时无法身临其境的那些文化景观,也希望这个世界尽快恢复澄澈,拨云见日。


威尼斯的历史在意大利诸名城当中相对短暂,古罗马时代并没有一座叫做威尼斯的水城,这片地方原本是海滨的沼泽和岛屿,蚊虫肆虐,盐碱滩涂又种不出粮食,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可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战乱年代,当地人为了躲避属于日耳曼语系的伦巴德蛮族入侵,逃到这块人迹罕至的地方建造了城市,看重的是它易守难攻的优点。建立威尼斯城市的先民们在7世纪早期选出第一位城市领袖,头衔叫做Doge,从拉丁语的公爵这个词演变而来,但威尼斯的所谓“公爵”是轮流执政,而且同一年有两位公爵并列,仿佛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执政官,因此威尼斯在历史上一直是贵族共和体制。作为一个独立的城邦国家,它向当时继承东罗马法统的拜占庭皇帝称臣。公元800年在西欧称帝的法兰克帝国查理曼征服了意大利北部,却无法拿下威尼斯,后来他和拜占庭帝国妥协,承认威尼斯属于拜占庭的势力范围,拥有亚得里亚海贸易特权,事实独立。这就奠定了威尼斯作为拜占庭帝国名义臣属,事实上在整个地中海垄断贸易的特殊独立地位,海上贸易也是此后800年威尼斯共和国财富的来源。


公元828发生了一件威尼斯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基督教圣经新约最重要的部分是《四福音书》,分别由耶稣基督的弟子即十二使徒中的约翰和马太,以及基督的再传弟子马可和路加撰写。传说当初就是圣马可来到最早的威尼斯地方,让当地人皈依了基督教,所以威尼斯奉圣马可为本城的主保圣人。圣马可本身住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死后遗骨埋在亚历山大。828年,两名威尼斯商人把圣马可的骸骨从亚历山大城偷运回威尼斯。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都很迷信,拥有圣者的骸骨对任何城市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既提高了城市的地位,又能带来很多朝圣者,这些朝圣者跟今天的游客一样,他们的消费会刺激本地的经济发展。威尼斯得到主保圣人圣马可的遗骨喜出望外,为了容纳宝物,接待源源而来的朝圣者,威尼斯就开始建造一座宏伟的大教堂,这就是今天在城市中心点,圣马可广场上的圣马可大教堂。


威尼斯人凭借高超的航海技术和强大的舰队,沿亚得里亚海对岸南下扩张,实际上早已有了足够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谋求在地中海上垄断贸易,建立海权帝国。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谢一世·科曼努斯下诏免除威尼斯商人在地中海的贸易税,从此奠定了威尼斯垄断从阿拉伯到欧洲的香料丝绸贸易的地位。后来的十字军历次东征,威尼斯自始至终都以海军积极参加,在这个过程中,领土已经遍及亚得里亚海跟爱琴海岛屿的威尼斯渐有不臣之心,总想着以掠夺拜占庭这个昔日宗主为代价,进一步扩张自己的海上贸易帝国。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威尼斯海军和十字军没有奔赴圣地作战,而是开到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卷入帝国朝廷争夺皇位的内斗之中乘机渔利,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就是在这次不义的反客为主行动当中,威尼斯军队从君士坦丁堡掠走了四匹古希腊铜马雕塑,今天它们是圣马可大教堂里最珍贵的镇馆之宝。威尼斯还顺便占据了属于拜占庭帝国的爱琴海各岛屿,尤其是克里特岛。


圣马可大教堂和西方中世纪流行的高耸的哥特式教堂大异其趣,因为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828年,当时西欧还没有出现罗曼式建筑风格,比罗曼式更晚的哥特式风格更加没有影子,而威尼斯又是拜占庭帝国名义上的臣属,所以这座圣马可教堂,它的建筑风格,是经典的拜占庭式,这一点从教堂正立面外部的黄金马赛克拼图,还有繁复的圆拱顶形状可以一眼分辨出来。

教堂正立面上的黄金马赛克拼图描绘了威尼斯商人从埃及的穆斯林异教徒手中偷回圣马可骸骨的故事。马赛克拼图是古罗马的典型艺术形式,被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教堂建筑继承下来。圣马可教堂内部的马赛克壁画更多,更加富丽堂皇,这些壁画几乎描绘了整个基督教的历史,从一进教堂开始,首先看到的是启示录和末日审判,随着你走向圣坛,周围的壁画大致上逆着时间顺序,从耶稣基督被钉上十字架以后复活,到基督遇难,到他的生平,还有基督诞生,再往前是旧约里的场景,在最远端圣坛上方的壁画,则是耶稣基督像,象征他既是世界的开始,又是终结。

教堂本身免费,但是得注意夏天游客穿的衣服必须遮盖住肩头和膝盖,穿无袖T恤和超短裙、短裤的游客还要临时借衣物遮盖好了才行。教堂里面的纯金圣坛、珍宝馆,和二楼大阳台上的圣马可博物馆要分别收费。我觉得二楼上圣马克博物馆里面的四匹青铜马最值得注意去看,它们是古希腊的作品,铸造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原来拉着太阳神阿波罗的战车,当初是镀金的,有红宝石的眼睛,当然现在黄金和宝石都没有了,但马的神骏姿态,仍然栩栩如生。这四匹马在公元1世纪被罗马暴君尼禄迁移到罗马,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又把它们带到君士坦丁堡,最后,中世纪的第4次十字军不但没有打穆斯林,反而攻陷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这四匹马又被威尼斯军队从君士坦丁堡带到威尼斯。这四匹铜奔马的真品在教堂二楼的博物馆室内,而四匹复制品在室外大阳台上原来摆放的位置。

圣马克教堂位于世界闻名的圣马可广场正东顶端,楼上的大露台是纵览整个广场最好的地方。整个圣马可广场呈东西长,南北窄的矩形,南北西三面的建筑物是连续的,其中南北两个长边是行政办公建筑,正对圣马可教堂的西侧短边是科若博物馆(Correr Museum),如果广场东南侧公爵府入门处的游客购票排队太长,可以在科若博物馆买威尼斯博物馆的联票,凭联票不但可以参观市内各个博物馆,而且在入口处不需要排队。这是避免参观公爵府门口排队的一个捷径。科若博物馆本身是威尼斯的城市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些历史文物陈列和古代的盔甲兵器。整个圣马可广场的主要进出口在东侧,因为东侧两座相连的主要建筑圣马可教堂和公爵府,跟南北两个长边的办公建筑不相连,就在广场东侧一南一北留下两个出口。其中东北出口通向旧城曲折蜿蜒的街道腹地,出口处有座钟楼,顶上的铜人整点挥锤敲响大钟。塔身正面的深蓝色天文钟显示黄道十二宫,中间的蓝色部分还显示月相。

而广场东南出口处有一座独立的百来米高的钟塔,正方细长带方锥顶,因为广场南面正对大运河,所以钟塔还兼有航标灯塔的用处,它建造于公元900多年。

圣马可广场的东南出口面对大运河,很宽阔,本身形成了一个小广场,威尼斯公爵府就在这里。公爵府的建筑非常精美,它建造于威尼斯国力鼎盛的时期,带有中世纪西欧盛行的哥特风格,但却混入了拜占庭和阿拉伯建筑的一些元素,形成威尼斯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如果从建筑艺术史的角度来说,西欧在深受罗马晚期建筑影响的罗曼式建筑之后,12世纪从法国兴起的哥特风格席卷全欧,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一是柱子之间的拱顶是尖拱,这是跟半圆拱顶的罗曼式建筑外观上最显著的差别,而且哥特式建筑不用壁柱做墙面装饰,哥特风格建筑往纵向发展,线条高耸,多用尖细的塔楼。室外轻盈纤细的飞拱璧支撑墙面。因为墙体不需要像以前的罗曼式建筑那么厚,所以可以在墙上大面积地开窗,色彩艳丽复杂的圆形玫瑰花窗,和彩色玻璃图画是哥特式的显著特点,因此室内采光比罗曼式教堂有极大改善。哥特式的另一个特点是精美石工雕刻随处可见,教堂入口处层层重重的圣徒像,室外屋檐上的怪兽排水口,室内用红砖勾勒出从立柱顶端到拱顶的肋拱线条,都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


但是哥特风格在意大利从来都不是主流,意大利本土的教堂和宫殿始终长期恪守晚期罗马和拜占庭建筑风格,经典的哥特式建筑很少,比如仔细观察这座威尼斯公爵府二楼的连拱柱廊:柱子之间确实用尖拱顶连接,可是尖拱的两个腰弯曲了一下,形成三叶草形状的拱顶,每两个尖拱顶之间的正上方还有雕成四叶花瓣的圆形花窗。这样的柱式和花窗虽然算哥特式的,但在全欧洲其他地方绝无仅有,有时候被称为“威尼斯哥特式”。

公爵府里面,有处“真理之口”,和电影《罗马假日》里真理之口“吃掉撒谎人的手”传说不同,这个口是兽头装饰的投信口,允许任何人给公爵投递匿名信,告发任何人。你说是信访处也好,是恐怖统治的工具也罢,也许两者兼而有之。总督府的大金色楼梯给人印象深刻,不仅大理石的楼梯雕饰华丽,而且楼梯天花板上用纯金箔覆盖,向觐见执政官的各国使臣,夸耀着威尼斯的富有和强大。另外,执政府的大厅里,还有丁托列托(Tintoretto》所作的世界最大幅油画《天堂》。如果是直接画在墙上或者屋顶上的壁画,做得多大都不稀奇,可这幅是在画布上的油画,居然占了大厅宝座背后的一整面墙壁,9米高22米宽,是世界油画画幅之最。

公爵府背后的叹息桥连接府邸和监狱,闻名于世,经过叹息桥,可以去监狱参观。

公爵府邸粉红色外墙和独特的“威尼斯哥特”式柱廊,见证了威尼斯国力冉冉上升直至顶峰的整个过程,在公爵府的临河码头上,耸立着两根12世纪的石柱,它们和圣马可教堂的铜奔马一样,也是威尼斯军队从第四次十字军攻陷的君士坦丁堡掠夺来的,其中一根石柱顶上站着飞狮像,作为威尼斯商业帝国的象征,这尊飞狮出现在无数圣马可广场的摄影作品当中。另一根石柱顶上站的雕塑是圣西奥多杀死鳄鱼,他是圣马可之前的威尼斯主保圣人。

这座公爵府邸容纳了整个威尼斯的最高行政机构,它修建于威尼斯权力最鼎盛的中世纪,从东方到西方的商路畅通无阻,东端在统一的蒙古帝国治下,而西端东地中海这一段完全控制在威尼斯手中。马可波罗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实际上,马可波罗生于今天克罗地亚的柯楚卡岛,2010年冬天笔者还专门造访过这位伟大旅行家的故居,但是因为当时整个达尔马提亚沿海地区都在威尼斯统治之下,所以马可波罗在今天既可以说是克罗地亚人,也可以说是威尼斯人。


时间进入16世纪,从大历史的走向上,威尼斯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出于两个非常宏观的历史因素:其一是西班牙葡萄牙主导的地理大发现,使得大西洋商路逐渐取代威尼斯所控制的地中海商路,成为财富的来源;其二是地中海东岸土耳其帝国的扩张,逐渐夺得制海权,阻挡了威尼斯的东方贸易财路。这两个大趋势,威尼斯都无力对抗。而触发威尼斯衰落的具体事件,是1620年代在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中失败,战后1630年爆发黑死病,威尼斯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此后威尼斯的国运衰败了。


让我们离开圣马可广场,游览威尼斯的大运河两岸。首先从圣马可广场码头花10分钟摆渡到广场对面的圣乔治修道院教堂(San Giorggio Maggiore church and monastery),登上教堂的塔楼,可以俯瞰圣马可广场和整个运河与威尼斯老城的全境。登高俯瞰威尼斯最好的摄影点有三处:圣马可教堂二楼的大露台可以看到整个广场,但是看不到教堂本身;广场上的钟楼能登高望远,但是本身位置所限“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能很好地看到广场本身,而且广场上等待登塔的游客太多。圣乔治教堂钟楼的位置是三处当中最佳,只要上午趁游客还集中在圣马可广场的时候先去那里,也不需要排队等待太长时间。

圣马可广场和圣乔治教堂坐落在威尼斯大运河入海的终点处,从这里的码头坐26路公共船,或者坐上闻名于世的刚朵拉小艇沿着S形的运河河道一路上溯,终点在火车站前,这一路运河两边,尽是14到16世纪威尼斯权贵富商的豪宅。威尼斯是一座建筑在海边沼泽泥泞中的城市,所有建筑物都无法直接打地基,运河两侧这些直接建在水上的豪宅,其实都是架在数百上千根木桩上面,这些木桩深达5米以上,穿过水底的泥泞层直接打进下面的硬地,木桩常年浸泡在水中,以不易腐烂的赤杨(Alder)树干为佳,但再不易腐朽的木材,在海水里浸泡上几十年也需要彻底更换了,可以想象,威尼斯这些几百年的老宅,常年的维修功夫是一件靡费巨万的麻烦事情,当初逃到这片沼泽地建立威尼斯的先民们,一定是对战乱恐惧到极端的程度,才会如此不惜工本地营造这座水上城市。从圣马可广场沿大运河上溯750米,河南岸一座方方正正的白色大理石建筑,是威尼斯学院画廊的大门,这里和执政府两处,汇聚了艺术史上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三大师最精彩的作品,喜欢西方艺术史的游客绝对不容错过。


在绘画艺术史上,古罗马以马赛克拼贴画为特色,到了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科学和艺术的时代,哥特式艺术从建筑领域扩展到雕塑和绘画领域,那个时候的代表性绘画作品是教堂圣像画,当时的画家还不懂透视法,画不出立体感,绘画和雕塑中的人体比例也很可笑: 几乎所有圣徒都是大头小身子,身子被拉得瘦高,为了显示宗教人物的庄严,人物的姿势四平八稳极为刻板。直到15世纪佛罗伦萨开始了文艺复兴,绘画技法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早期的文艺复兴大师全都集中在佛罗伦萨,简单概括,文艺复兴早期和全盛时期的那些大师们,比如多纳泰罗、拉斐尔那些人,都从研究透视入手,讲究的是人物的比例和构图,达芬奇更是从科学的角度穷究人体比例,比如他的素描《维特鲁威人》。讲究比例和构图的画风,到拉斐尔已经发展到极致的完美,后世再也无法超越,于是画家和雕塑家们开始另辟蹊径寻求突破。比如同为文艺复兴鼎盛三大师的米开朗琪罗,他后期的雕塑和绘画形体夸张到失真,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强烈的情绪。在三大师之后,文艺复兴绘画的中心转移到威尼斯。威尼斯画派从色彩和光影明暗对比来寻求突破。最著名的大师也是三个人: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其中前两位都出生在威尼斯。提香出生于1488年,比文艺复兴三大师中最年轻的拉斐尔只小5岁,但拉斐尔只活了37岁英年早逝,而提香高寿88岁,他在不到30岁的年纪就成了威尼斯艺术界的领军人物,1516年他的早期代表作《圣母升天》今天还在威尼斯Santa Maria Frari教堂的主祭坛正中央,另一幅作品《佩萨罗的圣母像》也在这座教堂主走道的北墙上。

提香死后就埋在这座教堂。

今天,如果从威尼斯学院画廊出来以后不走S形的大运河,而从陆路取直线走向运河起点的火车和汽车总站,那么Frari教堂差不多正好在这条弓弦路的中间点。这里除了提香的两幅著名作品和提香的墓,还有埋葬18-19世纪浪漫主义雕塑家卡诺瓦心脏的墓碑。提香的绝技是画面上艳丽的色彩,他还擅长自己调制特别的颜色,比如“提香红”除了色调特别,而且经久不褪色,后世无人能够仿制。提香在后来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名满天下,接到的订单数不胜数,尤其他为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朝廷作画,所以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数并不在威尼斯本地,而是散布于欧洲各大名城,比如1534年提香画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是绘画史上最著名的躺卧裸像,现在在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画廊

提香的另外两幅著名代表作,《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描绘酒神巴库斯(希腊名字是迪奥尼索斯)遇见克里特岛上米诺斯国王的女儿阿里阿德涅,一见倾心的希腊神话传说,这幅画在伦敦的国家画廊。

提香1548年为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画的著名骑像,现在收藏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其实这不是提香第一次为皇帝画像,1532年提香44岁的时候,因为为皇室画像而被查理五世皇帝授予宫伯头衔和金马刺骑士团的勋位,这对于并非大贵族出身的提香来说,是非常特殊的荣耀。

威尼斯学院的画廊收藏展出的提香作品有四五幅,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哀悼基督》和《圣母子》。


除了这位威尼斯画派领军人物的作品,学院美术馆最出名的收藏还有两幅,一是达芬奇研究人体比例的素描《维特鲁威人》,不过素描和油画不同,纸质见光容易损坏,所以博物馆很少展示这幅著名的素描。

另一件作品是巨幅的《利未家的宴会》,作者是威尼斯画派另一位大师委罗内塞。

委罗内塞真名叫做保罗·卡利亚里,1538年生于维罗纳,足足比提香小了一代,那个时代的画家经常以绰号作为艺名流传后世,真名反而没有人知道,比如波提切利,意思是“小桶”,比如丁托列托,是“染匠的儿子”,委罗内塞也是绰号,意思是“维罗纳人”。他13岁在维罗纳学画,后来37岁娶了师傅的女儿。委罗内塞不到20岁就开始独立接绘画订单,在维罗纳的各个教堂绘画,1553年25岁来威尼斯,第一个工作就是为公爵府十人理事会大厅做装饰。委罗内塞的著名作品基本都是宗教题材的巨幅油画或者壁画,比如1563年《迦拿的婚礼》,画的是耶稣基督在以色列北部加利利海传教,第一次行使神迹,把水变成酒的故事。

这幅画原本是威尼斯圣乔治修道院的订货,就是圣马可广场河对面,可以登塔眺望全城的那座修道院,现在这幅画收藏在巴黎卢浮宫。在威尼斯学院画廊里,另有委罗内塞另一幅代表作《利未家的宴会》,其实这幅画原本的名字是《最后的晚餐》,可是宗教裁判所看不惯委罗内塞过于写实的风格,还有随心所欲的场景和人物,因为他画了德国雇佣兵、小矮人等等,仅仅十年前委罗内塞画《迦拿的婚礼》时候,还可以随便画什么人物,当时委罗内塞把自己、提香、丁托列托都画上去了,可是1570年代反德意志新教改革运动兴起,天主教会对绘画艺术象书籍一样加以审查。象基督诞生、最后晚餐、基督受难这类重大宗教题材应该画什么不能画什么都有具体要求,因此宗教裁判所责令委罗内塞修改画的内容。委罗内塞也绝,他既没有修改画的任何内容,但也不去硬顶宗教审查制度的权威,只是回家把画题目改了一下:我不画最后晚餐了,就画普通人吃饭,行不?利未是圣经旧约里的人物,以色列种族利未支派的始祖,当时的艺术内容审查制度,还真没规定到圣经里这些边边角角的内容这么细致。在威尼斯学院画廊还有一幅委罗内塞的《雷班托战役》也很有名,反映的是刚刚在1571年西班牙和威尼斯联合舰队大破奥斯曼土耳其海军的史诗性战役。

威尼斯画派的第三位大师丁托列托1518年生于威尼斯,也比提香小一代,比委罗内塞大十岁。他的父亲是染匠,意大利语叫tintore,那么染匠的儿子就叫Tintoretto,所以后来他在绘画史上就以丁托列托的绰号为人所知了。17岁的时候,丁托列托被父亲带到提香的工作室当学徒,只呆了10天被送回家,因为他画了一幅素描,据说提香看到以后立刻对他的天赋感到嫉妒,所以拒绝再教他绘画。其实56岁的提香当时早已功成名就,不可能嫉妒这个小孩子的才华,可能是因为提香发现丁托列托作品表现出的风格和自己不符,不适合跟自己学习。此后丁托列托和提香之间虽然互相尊重,但关系比较冷淡,极少往来。丁托列托工作室的口号是“米开朗琪罗的构图,提香的色彩”。他的成名作圣马可系列《圣马可解放奴隶》和《圣马可遗体被运回威尼斯》就收藏在威尼斯学院画廊里,同系列《圣马可遗体的发现》在米兰布雷拉画廊。


《圣马可解放奴隶》

《圣马可遗体被运回威尼斯》

《圣马可遗体的发现》

除了学院画廊,威尼斯城里另有一处丁托列托作品集中陈列的地方,那就是在上文提到的埋葬提香的Frari教堂附近有一座Scuola San Rocco,Sculola是意大利语学校的意思,实际上是一座慈善医院,圣洛克慈善医院内部的壁画和顶画装饰,完全由大师丁托列托一手包办。1565-1567两年和1575-1588这13年间,丁托列托为圣洛克慈善医院和教堂做的这项装饰工程仅大型绘画就有52幅。丁托列托还和委罗内塞一起给公爵府画壁画,尤其是1577年公爵府大火以后,所有的壁画装饰都要重做,公爵府里的世界最大油画《天堂》就是丁托列托的作品,其实最初为这个大厅创作壁画的项目是委罗内塞中标了,但未及开工委罗内塞就已逝世,丁托列托接手这个项目,画出了他毕生的最高杰作,此后直到1594年逝世,丁托列托再也没有创作大幅作品。


在威尼斯大运河两岸下一座值得注意的古迹,是里亚托桥Rialto。

它是横跨大运河的四座桥当中最早的一座,几乎正好在大运河的中间点。1255年建成的时候是座木桥,中段可以移动以便航运船只上溯运河,可是后来威尼斯人口越来越多,木桥在14和15世纪坍塌了两次。1591年才建成现在这座单拱白色大理石桥,桥面有优雅的连拱柱廊遮盖,不惧风雨,桥上有很多商店,现在也是威尼斯上镜率最高的地标之一。


在运河河口圣马可广场的对面,感恩圣母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的大圆顶非常显眼。上文提到威尼斯1630年代爆发的黑死病瘟疫让城市丧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此后国势开始走下坡路。瘟疫结束之后,为了感谢圣母保佑,威尼斯开始建造这座感恩教堂。所以它是威尼斯最后一座纪念碑式宏伟建筑,是相当纯正的近代巴罗克式风格,装饰有很多雕塑。

威尼斯地区最主要的美食,自然以海鲜为主,其中前菜比较有特色的是两种,一是维内托地区圣丹尼尔镇出产的火腿prosciutto di San Daniele。第二种Sarde in saor是用大蒜、洋葱、橄榄油腌渍的沙丁鱼。主菜点任何海鲜一般都不会错,螃蟹、软壳蟹、螯虾、刀蚬、鱿鱼都是当地特长。虽然在传说里,威尼斯人马可·波罗从中国学来了面条,但其实今天的威尼斯,并不以意面或披萨出名,在这里就不要点披萨了,至于意面,如果是海鲜意面那还可以。除了海鲜意面,还有海鲜烤饭(Risotto),尤其用墨鱼和墨鱼汁做的黑色的risotto nero最好吃,nero是黑的意思,但吃完之后不宜出席正式场合,因为双唇和牙齿都被染黑了。另外,还有海鲜汤,意大利语叫做Zuppa di pesce。说到威尼斯美食,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提拉米苏,有的书上说就是威尼斯人发明了提拉米苏,也有的说是维内托地区的特莱维索城发明的,无论如何,意大利的这个地区都是最正宗最美味的提拉米苏产地,这种甜点的历史不长,1960年代才发明出来,用意式特浓咖啡(espresso)、巧克力粉、马萨拉甜酒(Marsala)、甜马斯卡彭奶酪(mascarpone)和手指饼干一层层制做。


因为威尼斯地少游客多,老城里面的酒店会偏贵,很多游客都愿意住在大陆上的Mestre城,用半小时乘坐每天无数班的汽车或者火车往返。我建议至少应该在老城中心住上一夜,等白天拥挤的乘客都离开以后,在夜里空旷的圣马可广场,或者城里曲曲折折的河边小街走走,那时才真的能够体会到这座城市在中世纪时代的呼吸和脉搏。

发表在 负手看惊涛系列 | 留下评论

买椟还珠游:欧洲最美古典图书馆 (4/4) 帝王图书馆

第4节 帝王图书馆

上一节去过了六座修道院的最美图书馆,现在来看看各国帝王的图书馆,因为这些图书馆有王权和皇权作为后盾,建造的时候不惜工本,比大多数修道院图书馆的历史短一些,但是规模更大,气度更恢弘。

4.1 捷克国家图书馆克莱门特修道院馆

第一座国家级的图书馆其实还是来源于修道院。布拉格一座城市有两座非常漂亮的巴罗克式图书馆,上一节说的城堡山上的斯特拉霍夫修道院是一座,这一座捷克国家图书馆叫做克莱门特馆(Clementium),就在老城广场附近,来布拉格的游客都会去看旧城市政厅墙上的天文钟,在市政厅侧面几步之遥,几乎是市政厅通往查理桥头的半路,就有这座体量巨大,占据了一整个街区的老房子。

这里最早在11世纪也是修道院,相当于北宋年间,叫做圣克莱门特修道院,房子很大,住着很多修道士,属于多明我修会(Dominican),所以至今名字还叫克莱门特馆。后来16世纪从德意志兴起的马丁路德新教改革风靡欧洲,捷克古称波西米亚,当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皇室统治,皇帝和教皇反对新教,而波西米亚人民大多倾向于新教,早在马丁路德之前一百年,就为宗教改革跟皇帝打了绵延二三十年的“胡斯战争”,导火索“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就发生在布拉格。马丁路德之后一百年,信仰新教的布拉格人民跟皇帝矛盾激化,1618年“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也在布拉格,这次引发“德意志三十年战争”更不得了,全欧洲卷入大战,战争结果虽然是皇帝和教廷输了,可是战争初期皇帝的军队就彻底压服了波西米亚新教信徒,从此以后捷克服从皇帝和教廷信奉罗马天主教。

在这个新旧教反复拉锯的过程里,巴黎大学里有七位神学学生组成一个叫做耶稣会的小型修道会,他们大部分来自西班牙各地,其中为首的伊纳爵出身贵族,是退伍的残废军人,他来自西班牙西北部巴斯克地区的罗耀拉城,于是在后世被称为罗耀拉的圣伊纳爵Ignatius of Loyola。罗马天主教会系统之内,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僧侣修会,比如前面说到的多明我会(Dominican Order,又译多米尼克修会)、本笃会(Order of Saint Benedict,又译本尼迪克特修会)、方济各会(Order of San Francisco,又译圣弗朗西斯科修会),还有军事修会,比如圣殿、医院、条顿三大骑士团。而且修会内部可以再派生出修会,比如10世纪法国的克吕尼修会(Cluny)是本笃会内部的一支,卡普钦修会(Capuchin)是方济各会内部的一个派别等等。在今天,依人数而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修会还是方济各会。1534年创建的这个耶稣会算是后来者,他们当时的宗旨一是到世界各地传教,二是绝对忠于教廷,反对新教改革。他们并不强调遵守中世纪修会的苦修戒律,允许通权达变,但是内部纪律严格,后来在世界各国的政坛走上层路线拥有很大的政治权力。1540年保罗三世教皇批准耶稣会正式成为教廷内部的修会以后,发展很快,在教廷反新教改革的年代,是教皇的得力助手。顺便提一句,耶稣会在欧洲以外传教不遗余力,明清两朝的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这些人,都是耶稣会士,现任教皇方济各也属于耶稣会。

1556年我们看到的这座圣克莱门特修道院转到耶稣会手里,成为波西米亚耶稣会培训僧侣的神学院,一百年以后的1662年,当时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已经结束,耶稣会把这所神学院并进历史悠久的布拉格大学,从前修道院和神学院的图书馆,也兼任布拉格大学图书馆。可是宗教大战之后这一百年,耶稣会修士太入世,太善于在上层钻营,在欧洲天主教各国的朝廷攫取了太多权力,关键是他们忠于梵蒂冈,妨碍各国君王加强世俗中央集权的努力,招来皇帝和许多国王的不满,最后在1773年(也就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前不久),教皇也保不住耶稣会,下令在欧洲天主教世界和美洲殖民地全面取缔耶稣会。到拿破仑战争接近结束的1814年,跟全欧洲厌恶革命的情绪相适应,耶稣会又恢复了。

1773年耶稣会被教廷取缔的时候,这座耶稣会运营的布拉格大学图书馆自然也不能再由耶稣会教士掌控,当时哈布斯堡家族的玛利亚·泰蕾莎女皇下令把图书馆改为波西米亚王家图书馆,也保留了图书馆里的天文台。在欧洲,国王比皇帝低一级,近代坐在神圣罗马皇帝位子上的哈布斯堡家族,同时兼任奥地利公爵、波西米亚国王、匈牙利国王、克罗地亚国王、托斯卡纳大公爵、米兰公爵等等头衔。所以这座波西米亚国家图书馆,先后当过修道院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王家图书馆。

今天到布拉格的游客基本上只玩城堡山、查理桥、老城广场这三点连成的轴线,很少有人想到花钱买票去参观国家图书馆Clementium。这其实非常可惜。第一,图书馆之旅有专人带领参观,有英语讲解,是看到图书馆雕梁画栋的大厅唯一的途径;第二,参观途中会让你登上塔楼,这里位于布拉格老城中心,是俯拍布拉格老城的最佳角度。

整个参观途中大部分地方可以拍照,这是旧图书馆附属天文台的观测仪器。

这里曾经是修道院和耶稣会神学院,自然少不了教堂。这是国家图书馆里的教堂圣坛

但是全程最关键的地方,那座精美的图书馆不能照相,而且参观者只能从门外通过窗户观望,导游看得很紧,我找不到机会偷拍,只能从官网上下载两张图片

注意图书馆两边的柱子呈螺旋形,一般是洛可可风格的建筑多用这种柱式,不过整体上这座图书馆的洛可可风格不明显,还是算作巴罗克更合适。天花板上的壁画很漂亮也很鲜艳,地板中心则摆放了一列大小不等的地球仪。

除了图书馆内部,参观克莱门特馆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就是从塔楼俯瞰布拉格城市了。这是市政厅广场,Tyn教堂方向

这张剪裁过的广角是遥望波尔塔瓦河与河对面的城堡山方向

4.2 西班牙埃斯科里亚王宫兼修道院图书馆

第二处王家图书馆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西北25公里的群山环抱之中,它是联合国世界遗产,叫做埃斯科里亚(El Escorial)王室修道院,我们今天的游客很难想象,一个强大国家的国王怎么会把王宫、修道院、教堂、图书馆、博物馆、寄宿学校全都建造在一所大房子里,整天和一群修道士住在一起?这就要说到宫殿的主人,16世纪的腓力二世了。

在15世纪末由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大王国的女王和国王,伊莎贝拉跟斐迪南结婚而合并,形成了西班牙王国,随即在1492年把半岛南端最后的穆斯林赶下海,完成了“再征服”,就在这一年,伊莎贝拉和斐迪南“天主教双王”夫妇聘任哥伦布扬帆出海,开启了美洲发现之旅。这是欧洲近代史的开端之一,比这稍早,佛罗伦萨开始文艺复兴,比这晚20多年,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东部维滕堡大教堂门上贴出《95条抗辩》,开启新教改革。这三件事连起来,就是欧洲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野。这个时期相当于中国明朝中期,孝宗弘治皇帝、武宗正德皇帝、王阳明、唐伯虎那个时代。

“天主教双王” 伊莎贝拉和斐迪南夫妇把女儿嫁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儿子,结果他们的外孙,也就是马克西米利安皇帝的孙子查理继承了帝国皇位、奥地利、西班牙,还有奥地利跟西班牙在意大利半岛、低地国家(今天的荷兰比利时)、波西米亚、匈牙利、还有整个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这就是16世纪最有权势的欧洲人,哈布斯堡家族查理五世皇帝。查理五世跟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奥斯曼土耳其最强盛的苏莱曼大帝、英国名王亨利八世、法国名王弗朗索瓦一世、达芬奇同时代,他一辈子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内压制基督教新教的改革,对外抵御土耳其帝国在地中海上的步步紧逼。

查理五世皇帝在死前把皇位和德意志、奥地利给了弟弟,把西班牙和低地国家(当时欧洲最富庶的两块地区,一是意大利二是低地国家),以及整个美洲殖民帝国留给了儿子腓力二世。这个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从小受帝王教育,宗教责任感极强,性格更像一个教士,属于那种对自己要求严苛,也不让别人活的讨厌份子,这种性格最适合干的职业是小学的政教处主任,而不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国王。例证就是在腓力二世治下,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特别活跃,烧死的异端比其他国家和本国的其他时期都更多。

当时英王亨利八世为了离婚而叛离罗马教廷,在英国成立国教会自封教会首脑,属于新教范畴。亨利八世先后娶过6个老婆,其中两个被砍头,亨利八世和第一第二个老婆分别生了玛丽和伊丽莎白两个女儿,其中玛丽跟母亲信天主教,伊丽莎白跟母亲信新教。亨利八世死后,唯一儿子爱德华六世很快去世,于是两个女儿先后登上王位。先是信仰天主教的姐姐玛丽,登基以后大杀英国新教徒,复辟天主教,得了绰号“血腥玛丽”,今天的这款鸡尾酒名字就是从玛丽一世女王这儿来的。血腥玛丽和腓力二世结婚,借助欧洲霸主西班牙的力量搞旧教复辟。血腥玛丽38岁,比腓力大11岁,当时腓力还是西班牙王储,2年以后才继承王位。这两个倒真是般配的一对儿,性格古板顽固,对新教徒视若寇仇。

还好玛丽女王只在位5年就去世了,夫妇两人没有子嗣,于是妹妹,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姐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恼羞成怒,派出无敌舰队准备入侵英国,却被英国海军击溃,从此伊丽莎白女王开启英国一代盛世。

就是这位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亲自参与设计,建造了埃斯科里亚王宫兼修道院,他也是唯一一位在埃斯科里亚王宫治国理政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非常虔诚,极为简朴,这座建筑的外观方方正正,也充分体现了国王的性格。

走进埃斯科里亚宫大门,参观者来到一个中间的院落,整个宫室、修道院、学校的建筑围绕中心院落,每一边有不同的功用。其实埃斯科里亚宫/修道院内部参观起来饶有兴味,甚至非常豪华,并不像外表看上去这么乏味。作为修道院兼王宫,它有一座很大的圣洛伦佐王家教堂,旁边就是腓力二世的寝宫,国王在痛风病发作卧床不起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窗户看到教堂内部,参加弥撒仪式。这是圣洛伦佐教堂的黄金圣坛

图书馆在大致跟教堂平行的方向,其实整座宫殿建筑里面至少有三座图书馆,一座属于寄宿学校,一座属于修道院的修士们,游客参观的是精华的王宫图书馆,连接起王宫部分和修道院部分,形状和爱尔兰圣三一学院的图书馆长厅,与梵蒂冈地图画廊一样,也是一个很长的大厅,长54米,只比圣三一图书馆长厅短了6米。书架只有地面一层,靠墙摆放,是沉稳的栗色,墙面上半部和高拱顶呈明亮的黄色,在高拱顶上有好几幅壁画,图书馆的讲解上说,这些壁画分别象征着几种知识门类,有天文、地理、算术、几何、修辞学等等,你可以手拿着图书馆的说明,一幅一幅地对照着辨认天顶画分别是画的哪一种学问。说明上讲,这座大厅里有大约4万卷书籍,排列顺序也有讲究:靠近王宫的一头放的是入世的学问,比如历史、地理、动植物这些,越靠近教堂和修道院那个方向,科目就越发“形而上”,比如语法、数学,直到最靠近修道院的头上摆放着神学书籍。这座图书馆也不允许拍照,我去的时候图书馆里几乎没有游客,我一手拿着图书馆的解说,一边对照着辨认壁画,磨蹭了很长时间,始终也没找到工作人员松懈的机会,就没好意思偷拍。最后走出图书馆大门,在门厅里悄悄回头朝门里偷拍了一张。

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出,图书馆里摆放着巨大的地球仪,十分气派。而且看这条高拱天顶画长廊,是不是很像梵蒂冈的教皇地图画廊?在本文描写的这些最美图书馆里,梵蒂冈地图长廊和埃斯科里亚的西班牙王宫图书馆,装修年代比其他图书馆都早,时间是1580-90年代,属于文艺复兴晚期风格,其他大多数雕梁画栋的图书馆都是巴罗克/洛可可风格。这两座图书馆相比较,又是梵蒂冈稍早几年,所以埃斯科里亚宫图书馆的装修的确有模仿梵蒂冈的痕迹,两者看起来有点相象也不奇怪。

除了图书馆以外,参观埃斯科里亚宫的另外一个精彩之处是在教堂下方的地宫,这里停放着西班牙历代国王的棺材,能看到近代到现代整个西班牙的历史。这是通向地宫的拱形楼梯,从顶到底都用大理石铺砌

地宫是一个房间,墙壁上纵横排列着很多壁龛,每个壁龛里放着历代国王的棺材,就像三峡的巴人悬棺那样,所有的壁龛和棺材都是包金的,每个棺材外面会用镀金大字标明是哪一位国王。统一西班牙的“天主教双王”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夫妇不在这里,而在格林纳达大教堂,我去看过。这里最早的西班牙国王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然后是建造埃斯科里亚宫的腓力二世,从他们父子往下一直到现代,每一位国王都停放在这里。这里当然也不许照相,我从网上找了一张图

4.3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全世界最佳古典图书馆

在本篇写到的所有这十几座古典图书馆里,如果必须评选出最佳的话,我想选择并不困难。那一定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的图书馆,今天奥地利的国家图书馆,它就在维也纳市中心的霍夫堡皇宫建筑群里。

在霍夫堡皇宫建筑群,有两处我最喜欢,其一是珍宝馆,陈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仪仗,冠冕袍服,英语里所谓crown jewel“皇冠珠宝”的各种宝物,象征皇权。第二个我个人最喜欢的地方,是皇家图书馆。其实在霍夫堡的半圆形新宫有一处现代的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我说的不是这里,是旧宫侧面的皇家图书馆。这里单独向游客开放,千万不要因为它叫做“图书馆”就以为很沉闷,无足挂齿。事实上如果论皇家气派,这里比霍夫堡的皇室居所更富丽堂皇。前文描写过的我看过的所有古代图书馆里面,当得起“最美”称号的天下第一,毫无疑问是霍夫堡皇家图书馆。

图书馆大门口的青铜骑像是约瑟夫二世皇帝,他是玛利亚-泰蕾莎女皇的长子,1780-1790年之间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统治时期正是法国大革命1789年爆发的时候,也是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瓦内特的亲哥哥。

这座图书馆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气派”二字:它长达80米,比梵蒂冈地图画廊之外其他任何古典图书馆都更长,但却让人感觉不到整个图书馆是狭长形状的,我看照片的时候差点以为是正方形等臂十字,这是因为中央大厅的体量极大。游客从长廊的一端进门,视线直接被引向正中间的椭圆大厅。椭圆厅两端的长廊完全对称。这是从入口大门看向中央大厅

这是从中央椭圆形大厅回头看入口大门

从长廊进入中央大厅的拱门柱头和上方壁画

另一个让人感觉不到走廊长度的原因是屋顶非常高,空间广阔,其他古典图书馆的二楼只是一个夹层,这里的二楼拥有完全的高度,在二楼书架之上还有更多的空间进行壁画装饰。正中大厅挑高到20米,大穹顶内部有壁画。穹顶基座周围一圈是八座天窗,投入光线让中庭显得明亮。

这是图书馆二楼和二楼以上到大穹顶基座天窗的装饰带。

这是中央大厅穹顶内部的天顶画。

因为这里是皇家图书馆,不是修道院,所以壁画和雕塑不用宗教题材,大穹顶中央的壁画直接画《查理六世皇帝升天图》:正中心的人物是皇帝查理六世,他左手抱着金字塔,右手举着桂冠,正向天堂飞升,四周画的四群云雾中的人物是象征哈布斯堡皇室的各种功业和美德。把死去的皇帝尊为神其实不是中世纪以后欧洲的风尚,基督教毕竟是一神教。那是古罗马的习惯,近代欧洲借用这种壁画歌功颂德,比如美国国会大厦巨型圆顶内壁的天顶画,也是《华盛顿成神》。

在穹顶下方,大厅正中摆放的白色大理石雕塑就是查理六世皇帝。

其实查理六世作为皇帝,算是个承平之主,他的统治期在18世纪上半叶,在位32年,跟雍正和法王路易十五的青年时代同期,是个幸运的中间时代:他的父亲利奥波德一世皇帝提拔了欧洲第一名将欧根亲王,在西线打退了太阳王路易十四的进攻,在东线1683年维也纳围城战大捷以后收复东欧大片土地,给查理留下很好的国际环境,还留下欧根亲王这样的名将辅佐。查理六世的下一代也很厉害:他没有儿子,1740年死后女儿玛利亚-泰蕾莎成为实际掌舵人,因为女人不能当皇帝,皇位由女婿弗兰茨一世继承,而玛丽亚-泰蕾莎是奥地利最强盛时代的君主。查理皇帝的老爸和女儿都是一代雄主,他这一朝反而很平静,所以是个幸运的皇帝,也正因此才有钱有心思大兴土木。这座皇家图书馆就是查理六世朝建造的,设计师是巴罗克时代的建筑大师埃拉赫(Erlach),美泉宫和维也纳正中心的卡尔教堂也出自埃拉赫大师的手笔。埃拉赫完成了图书馆设计,但是死在开工之前,由他的儿子主持完成了整个图书馆工程。

在中央大厅周围一圈另有八座大理石雕塑,都是查理六世以前的哈布斯堡家族先辈帝王们,有神圣罗马皇帝、德意志国王,也有西班牙国王和奥地利大公。在中央大厅的四角分别放置了四座当时制作的直径一米的地球仪。

其中这一座蓝色的不是地球仪,而是天球仪,画的是天穹上的星座分布。

皇家图书馆和之前参观的所有古典图书馆相比更加大气、开敞,除了雕塑壁画这些必定会有的装饰以外,用大理石和大量镀金饰件跟周围书架的颜色相映衬和对比,色调显得和谐优雅,皇家的图书馆,气派比大学、修道院都要大得多了。前面讲到,修道院图书馆里常常把神学书籍放在中间,或者最靠近教堂的一端或一侧。哈布斯堡宫廷图书馆不讲究这些,他们有自己的书籍摆放顺序:从入口开始,面对中轴线,左手边全都是有关战争的书籍,右手边全都是有关和平的书籍!这张照片是沿着长走廊侧面的书架,书架很高,需要楼梯爬上去取书。还有从一楼通往二楼的旋转楼梯,楼梯侧壁掏空,还放着大理石雕像。

在宫廷图书馆里,除了看图书馆的装潢以外,沿走道两侧的玻璃展柜里,有很多皇家的书,装帧大量使用金珠宝石、丝绒羊皮等高档材料,光看看这些“皇帝之书”也已经够赏心悦目的了。这本书的封面用了摩洛哥羊皮、珐琅、宝石,书右边中间开页处的搭扣是金羊毛骑士团徽章的形状。

这是一本1906年为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制作的德意志历史画册,黄金、蓝宝石、羊皮封面。

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这两本是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在匈牙利国王加冕周年纪念仪式上的演说词,右边那本是25周年纪念,1892年,左边那本蓝丝绒封面的是40周年纪念,1907年。

这本大红天鹅绒封面的是皇帝登基60周年纪念仪式的演说稿,1908年。

结语:

以上说了一些令我震惊的欧洲古典图书馆建筑,其实作为中国人也没必要妄自菲薄。国内图书馆建设在我留学的90年代后期才刚刚起步不久,在我小时候留下的印象并不好。但我这些年在高校当教授所以有寒暑假,几乎每年都会回国,对国内的现状并不隔膜。最近二三十年随着经济起飞,房地产热,各地的政府越来越有钱,在基建投资方面不吝巨额投入,近些年落成的天津滨海图书馆被誉为中国最美图书馆,其中庭设计充满了未来感,一时图书馆竟成了网红打卡地,的确令人印象深刻。北图二期我也去过,上图在世纪公园旁边的东馆好像今年也要完工了,以后再回国的时候,离开家里只有四站地铁,没事就可以去那里泡上一天。象这样美轮美奂的现代图书馆,在全世界还有很多,用谷歌随便搜一下“世界最美图书馆”,台北的北投图书馆、德国斯图加特市立图书馆、天津滨海图书馆、新建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西雅图公共图书馆都是各种排名榜单上的常客。此外我还专门去过芬兰赫尔辛基跟荷兰鹿特丹的图书馆,也是设计新颖简洁,跟周围的环境结合得特别好,让人赏心悦目的地方。

这些新图书馆至少有一点完胜古典图书馆:里面有我能看懂的书!书才是图书馆的灵魂,漂亮的躯壳只是锦上添花。无奈欧洲的古典图书馆里基本上只有拉丁文、古希腊文的著作,对我无异于天方夜谭。中世纪欧洲通用的书面语言是拉丁文,各国的口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奠定英语文学的鼻祖是莎士比亚,德语文学是从马丁路德把圣经从拉丁文翻译到德语开始的,法语文学是蒙田和拉伯雷?这都是16世纪的人物,意大利语文学从但丁、薄迦丘、彼特拉克开始,算是稍早一点,那也是14世纪的事情了。在此之前各国语言文学只是口口相传的英雄史诗,象《贝奥武夫》、《罗兰之歌》、《尼伯龙根》这些。所以文艺复兴之前只要说“著作”,那都是拉丁文或者古希腊文。我也只能在图书馆里欣赏一下“美丽的皮囊”,接触不到图书馆里“有趣的灵魂”,所以在欧洲各地漫游图书馆的旅行,我会自嘲地称之为“买椟还珠之旅”。我只希望这些写图书馆的文字也能够附带一点文化历史方面的知识,不至于让那些古典图书馆美得太空洞,于愿足矣。

(全文结束)

发表在 负手看惊涛系列 | 留下评论

买椟还珠游:欧洲最美古典图书馆 (3/4)修道院图书馆

买椟还珠游:欧洲最美古典图书馆 (3/4)修道院图书馆

第3节 修道院图书馆

我把欧洲最美的古典图书馆分为三类,分别是大学图书馆、修道院图书馆、和帝王图书馆。其中数量最多,占到一半比重的是修道院图书馆,有6座。这是因为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发挥过重要的继承文明、传承知识的作用,正如上文说过爱尔兰的修道院在公元5世纪到9世纪这三百年间,几乎是在文明的一片黑暗中,唯一的那一点火种和光亮,后来这光亮随着爱尔兰僧侣在欧洲大陆各地传道而散布开来,随着各地修道院的建立,星星点点终致燎原。所以欧洲历史上中世纪的很多修道院都有藏书、抄书、制作精美手工艺书籍的传统。

3.1 瑞士圣加伦修道院图书馆

第一所修道院就是由爱尔兰的一位修士流浪到瑞士、德国、奥地利边境建立的,瑞士圣加伦修道院(St. Gallen)。

在德国南部,瑞士东北部莱茵河流入康斯坦斯湖(Konstance)的地方,莱茵河河口以西,湖南岸瑞士领土上,最大的城市是圣加伦(St. Gallen)。它得名于7世纪时隐居于此修行的本笃派修道士盖尔(St. Gallus)。圣盖尔就是爱尔兰人,跟随师父和十几名师兄弟从爱尔兰东渡,在法兰克王国的土地上边旅行边传教。当时相当于中国的初唐,在欧洲则是克洛维开创的墨洛温王朝法兰克王国,被宫相们把持政权的时代,还没有今天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士这些国家。旅行到康斯坦斯湖边的时候,盖尔的身体垮了,无法跟随同伴继续旅行,于是就地隐居下来。盖尔是个有德行的修士,终身不为名利所动,坚持清贫的隐居生活,生前就获得了极大声名,死后不久被教廷封为圣人,宫相查理马特(就是在732年普瓦提埃战役打败阿拉伯入侵的那位)下令在他隐居的地方修建一座纪念修道院,而以修道院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这座城市,也用他的名字命名为圣加伦。圣加伦修道院在查理马特-矮子丕平-查理曼大帝这祖孙三代的时间里,发展成了中世纪早期欧洲最重要的学术中心之一,在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汉译名著系列中,有一部《查理曼大帝传》,几乎是欧洲古代关于查理曼唯一可靠的同时代史料,那部书就是当时一位圣加伦修道院的僧侣所著,后来修道院更是获得了极大的世俗权力,因为欧洲古代的诸侯大地主既可以是世袭的贵族爵爷,也可以是修道院和主教,这座圣加伦修道院占有城市附近的大片土地,发展成一个诸侯国家,后来瑞士联邦向北扩展,以武力征服这里,于是圣加伦就以一个邦的身份加入了瑞士联邦。

空中俯瞰圣加伦修道院

我2016年专程去圣加伦的目的,是为了参观市中心那座古老修道院中的图书馆,它是我认为全世界最美的几座图书馆之一。如今图书馆和修道院都已经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这座图书馆里藏书16万册,就数量来说和现代的大型公共图书馆无法相提并论(可以对比一下世界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是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书大约2000万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是4000万册的量级),但这里真正的宝藏,是那些古登堡印刷机发明之前,从建立修道院的8世纪到15世纪,相当于中国朝代自唐至明的2100册手抄本图书,全都是善本珍本,大多数都工工整整地由僧侣抄写在羊皮纸上进行装订,再在书页和封面上用烫金和各种颜色甚至宝石加以装饰。这就是秉承了爱尔兰修道士们从本土带到欧洲大陆的传统技艺。图书馆里面1900年之前的书都必须在某一个特定的阅览室才能翻阅。当然,我根本都不懂这些用拉丁语写的古籍,我来这座图书馆纯粹为了参观它的内部装饰。

在建筑史上,中世纪极盛期大约11-13世纪盛行罗曼式建筑,13-15世纪盛行哥特式建筑。此后15世纪从意大利开始文艺复兴式建筑,并在欧洲传播开来。相当于中国明代极盛期的16世纪初,欧洲开始宗教改革,罗马教廷为了和宗教改革产生的基督教新教抗衡,不仅自身也开始反腐败,而且在宗教宣传方面,从17世纪的罗马开始了巴罗克建筑和绘画风格,重视建筑和油画的装饰性和戏剧性,这个时代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明末清初。

圣加仑修道院的巴罗克式塔楼

圣加伦修道院教堂巴罗克式的内部装饰

后来到18世纪,巴罗克晚期走向繁复和纤巧,多用曲线进行繁杂的装饰,连立柱也做成螺旋状,这就是洛可可艺术风格,这个时代大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清朝的康乾盛世。笔者曾经专门搜寻并拜访了欧洲大陆上装饰最豪华最美丽的近20座图书馆,所有这些图书馆几乎全都是巴罗克-洛可可时期建造的,因为这个时期欧洲的室内装饰之豪华富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这座圣加伦修道院图书馆,还有后面将会提到的奥地利多瑙河瓦豪河谷中的梅尔克修道院图书馆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圣加伦修道院图书馆重修于1758-1767年,相当于清朝乾隆年间,在欧洲正是洛可可艺术风格最盛的时代,看图书馆屋顶上的壁画,不但繁复,就连边框都充满了曲线装饰。图书室分上下两层,藏书收纳在靠墙的木制书柜里,书柜做工精致,色调优雅,四角有复杂的木雕装饰,一眼望去古色古香。二楼栏杆的柱子雕刻得更加精美。这座图书馆作为联合国世界遗产,向游客开放参观,但是为保护古籍善本图书禁止照相。我用的照片是从官网上下载的。

其实游客们都和我一样,根本看不懂那些古籍的珍贵,但就算看一眼图书馆内部的豪华装饰,置身其中体会古代书香翰墨的华贵与高雅,也绝对值得做此一游。

3.2 捷克布拉格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图书馆(Strahov)

在我个人评选的世界最美古代图书馆里面,布拉格独占两座。旧城市政厅和查理桥旁边的国家图书馆克莱门特馆是一座,留待后面“王家图书馆”再说。另一座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图书馆(Strahov)其实也不算太偏僻。今天的游客一定会去参观城堡山,上面有圣维特大教堂和王宫。大多数人是从城堡山正面山下查理桥边,坐著名的22路有轨电车,绕道后山缓坡上去,参观王宫城堡以后,再从临河的正面一路走下来。22路电车上山以后,开到王宫大门之前一站下车就是斯特拉霍夫修道院了,从修道院步行到王宫只要几百米,十分方便。

这座修道院没有瑞士圣加伦那么早,始建于12世纪,相当于北宋(圣加伦建立的年代相当于唐朝),当时已经有小规模的图书收藏,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美丽图书馆远没有那么早。在修道院建立的头五百年里,几毁几建,修道院的藏书也毁过几次。这里顺便解说一下古代捷克,也就是波西米亚罗马天主教和新教的斗争背景,任何关于修道院或者捷克历史的事物,离开这个背景根本说不清楚。

中世纪欧洲大部分国家当然都是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可是到晚期中世纪的14-15世纪,因为贫困、战争、瘟疫,很多人对基督教信仰产生动摇,其中有很多智者和哲学家提出新的学说,试图改良正统的天主教,都被教廷视为异端。141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格蒙德在康斯坦斯湖畔召开全欧洲天主教大公会,废黜并立的三个教皇,另立新教皇,把教廷稳定地建在罗马,同时还烧死了异端宗教改革家,布拉格大学教授扬·胡斯。皇帝、国王、教会、修道院当然是属于正统天主教这个阵营的。可是波西米亚民众大多数信仰胡斯的新学说,在胡斯被烧死以后,1419年愤怒的布拉格新教徒冲进新城市政厅,把国王的官吏扔出窗外,史称“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从此开始了将近二十年的新教“胡斯战争”,最后失败被皇帝镇压下去了。一百年以后,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萨克森公国维滕堡再次举起宗教改革的旗帜,反对腐败的罗马天主教廷,这次很快风靡欧洲,德意志很多诸侯皈依新教,而且改革派也分成很多不同派别,象路德派、开尔文派等等,互不统属,统称Protestant,中文统称为基督教新教,跟正统的罗马天主教相对,都属于基督教范畴。英国情况有点特殊:国王亨利八世为了和老婆离婚而弃绝罗马教廷,自创英国国教会,自任教会首脑。英国国教会(有的书音译成安立甘教会)也算新教的一派。波西米亚当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皇室统治,皇帝、教皇和修道院反对新教,而波西米亚人民大多倾向于新教,马丁路德之后再一百年,信仰新教的布拉格人民跟皇帝矛盾激化,1618年在王宫城堡搞了“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这次引发“德意志三十年战争”更不得了,全欧洲卷入大战。战争的第一阶段信奉新教的波西米亚人不承认哈布斯堡皇帝兼任国王,迎立信仰新教的德意志普法尔茨选帝侯为国王,很快在“白山战役”中被皇帝大军决定性地击败,普法尔茨选帝侯自己也丢了封国。此后几年皇帝在波西米亚大杀新教徒,从此波西米亚-捷克的新教势力被彻底清洗。但大的战争还在继续,瑞典、法国相继介入,三十年以后最终结果虽然是皇帝和教廷输了,可是战争初期皇帝已经彻底压服了波西米亚新教信徒,从此以后捷克服从皇帝和教廷信奉罗马天主教。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可以想象布拉格的天主教修道院在这两百年间,“胡斯战争”和“三十年战争”中会遭遇到怎样的兵荒马乱。简单地说就是被彻底洗劫了很多很多次,十室九空。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修道院建筑,几乎都是1648年“三十年战争”以后建的。图书馆是斯特拉霍夫修道院最漂亮的地方,而且只要买了相机票,可以在图书馆门口随意拍照。这些照片不是网上下载,真的是我自己拍的了。

图书馆有两间相邻的大厅,总共藏书20万卷,包括3000卷手抄本,这是印刷术发明之前手工抄写并装饰的工艺品书,最珍贵,其中最早的一本是公元850年制作的,在历次宗教战争中幸免于难。这是比较漂亮的一间,神学大厅,建造于1648年德意志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不久的1670年代,相当于康熙初年,韦小宝那个时代。

明亮的白色天顶,曲线复杂的天顶画,它的华丽几乎和修道院的朴素本分不相称。不过我怀疑这间大厅在18世纪重新做过装修,虽然网上资料和修道院本身贴出来的游客指南都没有提到,这样轻飘的色调和壁画色彩,应该是晚期巴罗克或者洛可可风格,艺术风格应该晚于1670年。

这是神学厅里面古色古香的木头书桌

很多图书馆里都会摆放地球仪

这是第二间大厅,哲学厅,建造年代晚一百年,在1790年底,相当于乾隆末年。

这时法国时兴的已经是简朴庄重,强调直线条希腊神庙式的新古典风格了,捷克对新时尚追得没有那么紧,看这两层书架还有屋顶壁画,仍然是经典的晚期巴罗克风格。近看书架

注意书架上层,露出天顶画的底边,画中人物的脚伸出画框,好像从天花板上垂挂下来,还有阴影,立体感很强。这些细部有的是画出来的,有的真的是石膏小雕塑。这是晚期巴罗克和洛可可风格特别喜欢玩弄的一种壁画小技巧。说起天顶画,这幅画是修道院从帝国首都维也纳请来的画家创作的,画的题目叫做“人类智识的进步”,意思是通过科学和哲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终于出现了基督教。

除了这两间大厅,这里还有一个小博物馆,个人觉得搜集的展品印象不深,但是展出的古书特别值得看看。这是一个巴罗克风格的书柜。

如果有朋友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巴罗克风格”,看这个书柜上层顶部和两侧的曲线装饰就行了。只要你在家具和建筑物正立面上看见这样的装饰线,那就是“巴罗克”的特征之一。

这是一本古书,有图有文,它有可能是印刷术刚发明的时代彩色套印的,也有可能是印刷术发明以前纯手工抄写,手工画出来的。如果是后者,那价值连城。即便是前者也很珍贵了,你可以看到古代图书是如何精心制作的。

3.3 德国乌尔姆附近的韦布林根修道院图书馆(Wiblingen)

乌尔姆城(Ulm)在德国南部的多瑙河畔,古代属于斯瓦本公国,今天是座中小城市,但是名气非常响亮。这里在20世纪初出了两个名人,爱因斯坦和“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市中心的乌尔姆大教堂是全世界最高的教堂。你在全城的任何地方都绝不会迷失方向,到处抬头就能看见乌尔姆大教堂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塔楼。无论是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布拉格城堡山上的圣维特大教堂,还是维也纳的卡尔大教堂,在高度上,都要对乌尔姆这座161.5米高的单塔甘拜下风。大教堂从1377年开工,直到1890年塔楼完工,造了500年!

我总共来过乌尔姆两次,第一次是为了来看乌尔姆教堂,第二次来乌尔姆则是为了探访一处更加隐秘的胜地:维布林根修道院图书馆(Wiblingen Abbey library)。作为读书人,我喜欢欣赏美轮美奂的知识殿堂,尤其是欧洲巴罗克时代内饰华丽的图书馆,就算看不懂里面的善本古书,仅仅欣赏巴罗克时代图书馆的内部装饰也好。于是2016年我专门在欧洲各地参观了很多此类图书馆,维布林根是我那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它是多瑙河右岸的一座小镇,古代不属于左岸的乌尔姆,现代城市扩展,成了郊区的一部分。今天在乌尔姆火车站前坐3路或者8路公共汽车都可以直接到河对岸的维布林根修道院门口。镇子很安静,街上行人极少,修道院就在镇中心,建于11世纪,没有康斯坦茨湖畔的圣加伦修道院那么古老,当时属于本笃派修会,当然修道院的房子最初也是罗曼式的。1710年代整个修道院重修,建筑改成了当时流行的巴罗克式奢华风格,今天修道院的正门和外墙是粉红色的,门洞很宽,门顶是浅浅的半圆拱。

修道院大门向内看到的院子和教堂大门

这里在拿破仑战争以后已经还俗,不再是修道院了,现在政府部门占用了一部分,乌尔姆大学的医学院占用一部分,但是游客可以参观华丽的巴罗克式教堂和洛可可式的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尽显洛可可风格的复杂和华丽,而且色调极为明亮。

图书馆分两层,二楼的栏杆呈波浪形的曲线,支撑二楼走道的那些柱子分红蓝两色大理石,柱头镀金。

图书馆二楼和部分天顶画

地板是大理石拼镶的。一楼摆放很多白色大理石女神雕塑,姿态妩媚,配饰和腰带都镀金。

这个雕塑好玩,林中的精灵在撕书

天花板上的天顶画也极为富丽堂皇,主题是“知识让人类接近上帝”

这座洛可可式的图书馆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如果不是奥地利的埃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比这里面积更大,“最好的修道院图书馆”这个头衔,我还真要想一想是这里还是埃德蒙特。这里比起瑞士圣加伦和布拉格的斯特拉霍夫慷慨多了,前两处修道院不允许拍照,这里可以随便拍,无须额外交费,只要不用闪光灯就行。

在这里参观的时候有个发现让我印象最深:在欧洲,大理石是非常高档的建筑材料,成本昂贵,巴罗克和洛可可时代室内装潢需要用很多很多大理石,预算不够怎么办呢?有时候用石粉压成假的镶板,也有干脆用画的。那天我到得很早,这儿刚开门没有其他游客,我趁此机会退到一根很远的靠墙立柱背后去拍空无一人的图书馆全景,偶然发现这根立柱朝向墙壁的一面被掏了一个洞,可能是为了维修藏在柱子里面的电线和开关。从外面看,这根柱子是华丽的蓝色大理石,这个洞泄露天机:它其实是空心木柱,外面包了一层画成大理石纹路的纸而已。原来德国古代也有假冒伪劣产品啊!

3.4 奥地利蓝色多瑙河畔的梅尔克修道院图书馆 (Abbey Melk)

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沿多瑙河上行50公里就来到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瓦豪河谷(Wachau)。这段40公里长的多瑙河谷两岸群山舒缓,绿树葱茏,向阳的山坡上铺满了葡萄种植园,盛产葡萄酒,还有中世纪的城堡残骸、宏伟的修道院,和美丽的小城镇。它和莱茵河的精华中莱茵河谷颇为相似,也是华尔兹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热情讴歌的“蓝色多瑙河”。

几乎每一个来瓦豪河谷的游客,都会去上游河谷起始处的梅尔克镇(Melk),专程看右岸悬崖顶上的巴罗克式修道院。这座修道院的来历不一般,它是公爵家族赠送给修会的宫殿。很多人知道奥地利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但奥地利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哈布斯堡统治下的。在神圣罗马帝国初建的时候,奥地利是边地伯爵领地,由奥托二世皇帝封给了巴本贝格伯爵家族。1156年霍亨施陶芬家族的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皇帝把边伯领地升格为公国,奥地利公爵仍然由巴本贝格家族世袭。又过近百年,在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的孙子,“世界奇迹”腓特烈二世皇帝死前不久的1146年,末代巴本贝格家族的奥地利公爵在战斗中阵亡,没有子嗣,经过几十年的争夺,当时正好是1250年腓特烈皇帝死后混乱的“大空位时期”。经过二十来年大空位时期,德意志诸侯选出了出身并不显赫的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当德意志国王,此后哈布斯堡家族和卢森堡家族交替掌权一段时间。这位新德意志国王鲁道夫·哈布斯堡趁机为自己家族拿下了无主的奥地利公国。这就是此后六百多年哈布斯堡家族牢牢掌握奥地利的开端。

1089年,也就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正在酝酿的时代,出于宗教狂热,当时还是边伯的巴本贝格家族把位于梅尔克多瑙河边山上的城堡捐献给教会,建立了一座本笃派修道院。从1089年到今天,时间过去了900多年,这里仍然是修道院,当然山顶的中世纪城堡早已不存。18世纪初修道院彻底重建,建筑完全采用当时流行的巴罗克式,所以今天我们从河面上远远看去,200多米高的悬崖顶上,盘踞着体量巨大的宫殿式建筑,通体刷成明亮的黄色,在奥地利,人们把这种颜色称作“肖恩布伦金色”,名字是从维也纳城西肖恩布伦皇宫的颜色而来(也就是美泉宫)。在修道院大门前有宽广的平台,凭栏远望,脚下的城镇和远方蜿蜒东向的多瑙河谷尽收眼底,视野非常开阔。

修道院内部非常漂亮,有修道院博物馆、教堂和图书馆。这所修道院负责附近23个教区,还有一所中小学,据说是奥地利规模最大的教会私立中小学,有900多学生。它的图书馆,也是笔者2016年那次旅行中认定的“欧洲最美图书馆”之一,在古代就享有盛名,收藏了10万卷古代手抄本,规模比林茨以南的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图书馆稍小,但在世界上更有名,那是因为这里收藏了750多卷1500年之前,古登堡机械印刷术刚普及的年代,欧洲最早的印刷书籍,其中有一部完整的《古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批量印刷的图书,流传到今天每一部都价值连城。梅尔克修道院的这部《古登堡圣经》是两卷本,1925年修道院为了整修筹款,把它卖给了伦敦的古籍商人,当时的价格10万美元,是一笔巨款,创造了世界书籍售价的记录。一年以后,这部完整的《古登堡圣经》经过两次转手,由费城的一位富有的女继承人捐献给耶鲁大学图书馆。今天全世界完整的《古登堡圣经》总共只有21部,每一部价值超过3千万美元。我们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仍然能见到这部梅尔克修道院的《古登堡圣经》展出。

虽然梅尔克修道院图书馆看不到《古登堡圣经》,但看看它的华丽装潢也不虚此行,毕竟我看不懂古籍,只知道它的名气而已,这图书馆立柱柱头、和二楼游廊支撑构件的金光闪闪,我一眼就能看明白!虽然这里用了很多镀金装饰,屋顶也有美丽的天顶壁画,但金色雕像用得比乌尔姆的维布林根和林茨的圣弗洛里安两座修道院少,显得低调一些。这间中央藏书室里存放了1万7千卷古书,书架和游廊、壁柱用深黄色,比圣弗洛里安修道院的栗色显得轻盈而明亮。图书馆内部不能照相,我用他们官网上下载的图片。

修道院的博物馆里有圣物匣、院长礼服等宝物,但给我的印象不深。修道院的教堂比图书馆更加华丽,用了很多镀金来装饰圣坛,加上大理石雕塑,给人纸醉金迷的感觉,总觉得不像是出家人该有的样子。尤其是正面的圣坛和侧面半空中的布道坛,金光闪闪晃得人睁不开眼睛。

在这里你可以真切地感觉到,就整体水平而言,奥地利的巴罗克式教堂,比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要高一个档次,更加豪华。就整个欧洲而言,信奉旧教的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巴罗克建筑,室内装饰水平是最高的。西班牙和法国就要差一个档次。法国的哥特式建筑领先全欧洲,但教堂对巴罗克风格不是很感冒。西班牙虽然也有很多巴罗克教堂,但在17世纪西班牙开始衰落,限于财力,不如意大利和奥地利奢华。反而倒是17-18世纪的美洲殖民地,那些最好的教堂,比如墨西哥、古巴哈瓦那、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因为本地贸易发达,财力更胜于西班牙葡萄牙本土,教堂也盖得非常华丽。西班牙葡萄牙和美洲殖民地的巴罗克教堂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黄金太多太繁复,反而显不出层次,有堆砌感。可以对比一下这座梅尔克修道院教堂的圣坛,也是金光闪闪,但它的亮点是中央那一列雕塑,姿态灵动至极,完全体现出巴罗克雕塑的特点,我个人觉得这些雕塑比镀金本身更加珍贵。所以相对而言,我觉得最好的巴罗克建筑都在奥地利和意大利。德国北部和西部是新教,跟英国瑞士和北欧一样反对天主教会的奢靡。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教堂呢,在巴罗克时代比不上奥地利和意大利,但是晚期洛可可风格却很突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顶尖的。

3.5 奥地利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图书馆(St. Florian)

从蓝色多瑙河的瓦豪河谷,沿河继续上溯,靠近德国边境的林茨城附近山间还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奥地利西北角的这一片叫做上奥地利,跟维也纳为中心的下奥地利、西面因斯布鲁克为中心的远奥地利相对,林茨就是上奥地利的首府,今天它仅次于维也纳和南部的施泰里亚首府格拉茨,是奥地利第三大城市。

林茨出过两个名人,其中之一是音乐家安东·布鲁克纳。他是德意志音乐进入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跟瓦格纳、李斯特、德彪西这些人不仅同时代,而且风格属于一个流派。跟他们同时代的勃拉姆斯则被同代人当作典雅的传统派的代表,和巴赫、贝多芬并称“德意志音乐3B”,与瓦格纳、布鲁克纳的浪漫派分庭抗礼。布鲁克纳出生于林茨附近,一生都以林茨为活动中心。今天在林茨不但有布鲁克纳的故居,还有布鲁克纳国际音乐节。

其实林茨城的另一位历史名人比布鲁克纳有名得太多了,但是当地人似乎不怎么愿意提起。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有个德国笑话说奥地利人的狡猾和对待历史的实用主义态度:“他们成功地让世人以为希特勒是德国人,而贝多芬是奥地利人!”其实希特勒的家乡还就在奥地利和德国边界上:他出生于布劳瑙镇,布劳瑙属于上奥地利州。希特勒少年时代搬家到本州的首府林茨居住,从9岁到18岁都呆在林茨,所以他的青少年时代,包括小学和中学都是在林茨上的,中学毕业以后去维也纳讨生活。因为希特勒在维也纳混得不如意,所以他当了元首之后,一直都偏爱林茨而痛恨维也纳。他有计划要用纳粹那种宏大的建筑彻底改变林茨的面貌,把林茨建成宏伟的“元首之城”——幸亏希特勒没有得逞,否则林茨的文脉就全毁在大而无当的纳粹纪念碑式建筑手里了。

希特勒有一个时期特别喜欢同乡布鲁克纳的音乐,搜集了很多他的手稿,准备建成布鲁克纳图书馆,还组建了林茨的布鲁克纳交响乐团。在林茨南郊10公里的山里,有一座叫做圣弗洛里安的镇子,镇上有座很大的修道院。布鲁克纳少年时期在这里参加少年唱诗班合唱团,后来还当过这里的教堂管风琴演奏家。布鲁克斯死后也埋葬在家乡的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希特勒在二战期间把修道院的洋和尚们赶走,准备把这里作为布鲁克纳图书馆和纪念中心,还好没有付诸行动战争就结束了。战后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归还给修道士。

这是圣弗洛里安修道院里布鲁克纳的墓

注意墓背后有射灯照亮的背景墙:那是用骷髅堆叠成的。欧洲天主教的修道士喜欢搞这个调调。

笔者2016年专门去看过这座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圣弗洛里安是2世纪末的奥地利人,是罗马军团的高级军官。当时正是戴克里先皇帝两分帝国,搞四帝共治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西晋八王之乱那个时期。戴克里先皇帝迫害基督教,圣弗洛里安因为信仰基督教而殉难,后来他成了消防员的主保圣人。不但在这里,而且在欧洲各地跟圣弗洛里安有关的教堂或者修道院里,都可以看见用水浇灭教堂大火的武士雕像,那就是圣弗洛里安了。据说圣弗洛里安的遗体就埋在这座修道院里。但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圣者,也不是布鲁克纳。我是专程前来参观它的教堂图书馆。

这座修道院最早建于9世纪,属于圣奥古斯汀派,18世纪初进行过重建,当时正是巴罗克风格盛行的时期,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修道院教堂和图书馆都很华丽,还有一座雕梁画栋的大理石会议厅,很值得专程从林茨来一趟,不说别的,光是修道院的教堂和大理石厅,就比林茨城里的教堂和市政厅更漂亮。大理石厅是一座会议厅,为纪念18世纪奥地利名将欧根亲王对土耳其人作战胜利而建造的。

修道院图书馆藏书14万卷,其中有950卷是古代的手抄善本图书。这里允许游客拍照。

这里的书架漆成栗色,每只书橱上方正中间的字母用镀金的花体字,在富贵之外也显得配色沉稳。

天花板上的壁画以蓝黄粉等浅颜色为主色调显得明亮,和暗色系的书架形成对比。书架的边角都有圆弧形,配以木雕,彰显着巴罗克时代复杂的装饰性特征。

图书馆二层书架和天顶画一角

仔细看图书馆的天顶壁画,主题是“在神的保佑下,知识和美德的结合”

最有意思的是暗道:秘密的暗格、暗道是欧洲古代家具和室内设计非常引人入胜的一个特点。图书馆很贴心地给你打开了几扇暗门,圆弧形的书架有一部分可以打开,门背后有铁质螺旋楼梯走上二楼,还可以径直通往图书馆外面。

参观欧洲王宫和修道院之类建筑,这类暗道机关见到过不少,不禁感叹,历史上欧洲的那些王公大臣,主教神父们,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呢?

3.6 最美修道院图书馆中排名第一的奥地利埃德蒙特修道院(Admont)

本文写到12座欧洲古典图书馆,其中4座在奥地利;6座修道院图书馆里3座在奥地利。而且个人评价这12座图书馆中,最美的第1和第2名都在奥地利:维也纳皇宫的帝国图书馆总排名第一,修道院图书馆排名第一和总排名第二是奥地利的埃德蒙特(Admont)修道院图书馆。这么多奥地利图书馆上榜是有必然性的:巴罗克-洛可可艺术注重室内装饰,华贵雍容,绝大多数我写的“最美图书馆”都是这种风格。巴罗克艺术又是17世纪初从罗马兴起,作为教廷对抗宗教改革,吸引教众的艺术手段,所以英国、北德这些新教地区没有份,最正宗的巴罗克宗教建筑在意大利、南德意志的巴伐利亚、奥地利、西班牙这些地方。相比巴伐利亚,我觉得奥地利的巴罗克教堂看上去更华丽也更正宗,但又不像西班牙那么多黄金堆砌,线条的复杂恰到好处,只有意大利的教堂在这方面能比奥地利更强。说实话,我倒是很惊异意大利没有出现更多的“最美图书馆”。

埃德蒙特修道院在奥地利中部的大山里,往西到萨尔斯堡开车1个半小时,往北到林茨、往南到格拉茨各一个小时,属于施泰里亚省(Styria),背靠着一座山区国家公园,Admont这个地名的来源就是拉丁文Ad Montes,“在山下”,它在国家公园旁边的山谷里,背靠一条小河,依山傍水的,一看就觉得是个远离尘嚣修行的好地方。镇子其实挺小,镇中心的修道院极大,今天还有近30名修道士,管着附近27个教区。奥地利中部山里民风挺保守,虔诚信教的人多,修道院里今天还有中学。埃德蒙特修道院历史没有瑞士圣加伦那么长,1074年由来自萨尔斯堡的一批僧侣建立。虽然资料上没有说,我怀疑它的建立跟十字军东征前的狂热宗教气氛有关系:1071年曼齐科特战役,塞尔柱突厥人在小亚细亚半岛决定性地击败拜占庭帝国,夺走了安纳托利亚高原,拜占庭摇摇欲坠,从此失去了最好的兵源地。这次战役震动欧洲,从教皇到平民纷纷动员起来准备支援东方同样信仰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希腊-俄罗斯信奉的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本出一源,同属于基督教范畴,1054年才因为教义分歧分道扬镳)。此后二十年间宗教狂热席卷欧洲,人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从军,1097年第一次十字军分批从欧洲各地出发,1099年攻克圣城耶路撒冷。所以我猜想1074年建立的埃德蒙特修道院也许和那个时代的十字军狂热有关。

埃德蒙特修道院很大,除了教堂和图书馆,还有4座博物馆和学校,有趣的是修道院还提供住宿,虽说修道院官方网页上说明,这里并不特别欢迎普通游客住宿,建议游客住到镇上的旅馆,但如果你真想住的话,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他们期望这里的住客也一起参加弥撒活动。我2016年6月那次只是匆匆路过,从林茨开车过来参观图书馆以后接着往东去瓦豪河谷,没计划在这里住。其实住修道院还是挺有意思的:我住过两次,一次是稍早一年飞去西班牙西北部著名的朝圣目的地圣地亚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住在附近修道院客房。那儿朝圣的人多,当地修道院客房都对外。第二次是2018年秋天去希腊东北部东正教的圣山阿索斯(Mt. Athos),那个地区只允许男性进山,每天只限100名外界的访客,其中只有10个人可以是非东正教徒,拿到通行证进了山也只能住山里的修道院,很神秘。这两次我都开宗明义直说自己不是基督徒,其实没有关系的。

修道院图书馆长72米,比圣三一学院的长厅还长很多,分为三个椭圆形大厅,书架和整体色调成金白两色,上下两层书架,天顶画也全是亮色,看上去明亮耀眼,轩敞通透,气派非凡。

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修道院图书馆,三个大厅总共放置了7万卷书(整个修道院藏书20万卷,这里只放了三分之一),其中最珍贵的是1400卷古代手抄本,其中500卷是1500年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古书,最早的一本制作于公元700多年,相当于盛唐时期,弥足珍贵。

全世界最大的修道院图书馆的确不同凡响,允许游客不受限制地拍照。我趁着图书馆里游客不多的机会前后左右拍了个够。这座图书馆的采光非常好,有60扇窗户,有12扇窗户游客看不到。墙是有弧度的,因为三间大厅都呈椭圆形,所以书架也做成有弧度的,并非方方正正。在科因布拉大学和梅尔克修道院等地的图书馆里,书架做成沉稳的栗色,但在这里却是金白两色,映衬着阳光,满室灿然。这是典型的洛可可审美趣味。

大家记不记得《基督山伯爵》里面,银行家邓格拉斯家的客厅就是这样金白两色的豪华装修,结果在书中被讥笑为炫富和轻浮?这里没有对错,但有道理:《基督山伯爵》的故事背景和写作年代是19世纪上半叶的“七月王朝”,1830-1848年这个时代,当时巴罗克和洛可可的时代过去了,法国时兴的是新古典艺术风格,用简单有力的直线条,复古希腊,以简洁有力为美。书中的邓格拉斯一味有钱炫富,却吃不透时尚,书里要表现的是他的庸俗。相反,基督山伯爵的高贵气质表现在“一袭剪裁合体的黑衣,除了一条极细几乎看不出来的金链子,全身没有别的装饰”,而且面色苍白如死尸,“吃得那么少,我怀疑他怎么能活得下去”。

不过埃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的建成年代在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那年,当时欧洲的风尚还处在洛可可时代,新古典刚刚露头。这座图书馆的设计师借鉴了维也纳皇家图书馆的建筑,负责室内装修做天顶壁画和雕塑的两位艺术大师又都是80高龄,他们最纯熟的风格自然是巴罗克-洛可可艺术,也因此给我们留下了这座图书馆里最美的杰作。

仔细看图书馆里摆放的雕塑,姿势屈曲,衣褶灵动,根本就看不到直线。中庭四周的四尊雕塑分别代表人生“最后的四件事”:死亡、复活(接受最后的审判)、天堂、地狱。这尊雕塑是其中的“上天堂”

三座相连的大厅总共有7座圆顶,每座圆顶上都有一幅天顶画,都是有寓意的,我在图书馆里的时候抬头辨认得脖子疼,把它们全都用长焦镜头拍下来,回家跟图书馆提供的解说材料对照,就很容易认出来啦。图书馆正中间的那一幅叫做“神圣的启示”

图的正中间是圣母正向人类揭示智识,她脚下男的是摩西,因为摩西从上帝手里接受十诫传给人类,摩西身边的女性象征教会,手里的书是《圣经新约》。这个中央圆顶下,所有的书都是各种版本的圣经,还有教会早期封了圣的神学家的经典著作。从这个中央部分往两侧,一侧墙上的书架是各种神学著作,另一侧墙上是世俗学问的著作。

中央天顶画向前向后各有三幅天顶画,画的是各类学问。比如这幅画的局部,我们放大了仔细看,是什么学问呢?

有的手里拿着植物,那是植物学?一个男人往炉膛里点火,炉子上有蒸馏瓶,在提炼什么东西,那么是化学?都是,也都不是。其他部分的人物手里拿的蛇给了我们答案:这是医学。医学会用到药草,也会用化学方法提炼药物。

除了图书馆之外,埃德蒙特修道院还有四个博物馆,也有一些挺好玩的东西可以看看。比如这是博物馆里面的一套中世纪餐具,烤鸡有专门放烤鸡的餐盘,关在烤鸡笼子里上桌。鱼明显是主菜,也有鱼形状的餐盘,就是中间那艘大船,船身做成鱼的形状,正好放进一条鱼。

这是修道院里自然博物馆展出的蝴蝶标本。

(未完待续)

发表在 负手看惊涛系列 | 留下评论

买椟还珠游:欧洲最美古典图书馆 (2/4)大学图书馆

买椟还珠游:欧洲最美古典图书馆 (2/4)大学图书馆

第2节 大学图书馆

2.1 牛津大学波德里安图书馆

说来惭愧,我没进过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虽然哈佛在波士顿,而我就住在波士顿地区,它最著名的主楼Widner图书馆在哈佛校园中心区的Harvard Yard,不开放给外人参观,入内需要证件,所以我从没有进去过。哈佛作为世界大学图书馆里的翘楚,藏书2千万卷,即便在全美所有图书馆里也只逊于国会图书馆和纽约、波士顿两座公共图书馆,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当中还能排到第18。

牛津大学图书馆就容易进得多了—-普通游客可以参加每天的guided tour,有图书馆员义务讲解。今天的牛津和剑桥大学每天游客众多,许多独立学院不胜其烦,外人只有在规定的几个小时内单独买门票才能入内参观。我觉得与其花门票钱进几个独立学院,还真不如跟着内行人的讲解,仔细地游览大学图书馆呢,收获绝对比自己走马观花要大。牛津大学的波德里安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主楼比我后面要介绍的所有巴罗克风格图书馆古老很多,由好几栋黄色岩石的哥特式建筑组成,但最显眼的还是这座比较晚近的巴罗克风格拉德克里夫圆楼(Radcliff Camera)

2017年是我第二次参观牛津大学,也是第三次来牛津(之前有一次自驾专程来看附近的“丘吉尔庄园”布伦海姆宫,住在牛津,但没有去大学)。下了火车沿主街Broad Street一直走,路过牛津大学博物馆,很快就到了图书馆。当时是1月,游客不多,报名参加guided tour的只有我们夫妻两个人,人家并不因为人少而取消参观,到点志愿带领讲解的老先生照样开始,他本人就是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退休馆员,而我自己是大学教授,又在前一年参观过十几所欧洲古老的图书馆,所以相谈甚欢,从老先生那里打听到很多平时没有时间向一般跟团游客解说的信息。

牛津大学应该算是目前世界上持续不断一直开学的第二古老的大学,建校时间在12世纪。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是意大利的波伦纳大学(Bologna),1088年建校时候中国还是北宋,其次是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巴黎索邦大学,它们的建立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最早都是几个老师在家给少数学生开培训班讲课的形式,都可以追溯到12世纪,但是很难确切地说哪一个更早。因此脱胎于索邦的巴黎大学可以说是和牛津一样古老,但是它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关闭过,后来复校,所以不能说是传承不断,一直运营,这就不能排名了—-否则要是中国在淄博建立一所大学,自称前身是东周时期的稷下学宫,只不过中间稍稍中断了那么2500年,这个怎么算啊?13世纪从牛津大学出走的一批学者建立了英国第二,世界第三古老的剑桥大学。第四古老的是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大学(Salamanca)。同样,从意大利波伦纳大学出走的一批学者也建立了意大利第二,世界第5古老的帕多瓦大学。这5所大学我还真都去参观过。因为牛津剑桥严格来说不是一所大学,而是很多独立学院的联合体,所以牛津内部有些学院自身的图书馆,历史比牛津大学总图书馆更加悠久。就这座总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来说,实际上1602年才正式建立,那时候中国是晚明,魏忠贤已经进宫做事了,到如今也只有400多年历史,在牛津大学来说算很晚的。可是它所在的建筑物历史却更长。这是我们等待参观开始时的庭院。

这座庭院建立于1610年代,波德里安图书馆正式成立不久开始扩建的年代,围成庭院的三面建筑都属于图书馆,但我们进图书馆的入口那一面,第一个前厅事实上是牛津神学院的一部分,这样一座内外古色古香的讲堂

当初这里是牛津大学神学院的讲课礼堂,建成于1480年代,相当于明朝中期,意大利佛罗伦萨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但英国这边还没有沾染新风气,这座大厅仍然是哥特风浓郁。不过你注意看礼堂的屋顶装饰,这是晚期哥特的装饰风格,经典的哥特不会如此复杂。为什么要走这里呢?因为牛津大学图书馆最早的一批藏书,是英王亨利五世(就是莎士比亚剧中的武士国王,英法百年战争中阿金库尔战役的胜利者)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捐献的281卷私人藏书。所以在庭院里有格洛斯特公爵步行穿戴甲胄的立像。你别笑281本书太少,当时可是中世纪,牛津大学本身的图书收藏只有20本书!1480年代在这座神学院讲堂楼上一层建设图书馆,叫做汉弗莱公爵图书馆,这是牛津大学波德里安图书馆的前身,比波德里安正式建馆早了一百多年。汉弗莱公爵图书馆也是最正宗的牛津大学图书馆前身。所以我们从神学院讲堂接下来就上二楼,进入图书馆本部最古老的部分,汉弗莱图书馆,在那摆满一排排书架的阴暗木制中世纪老楼上,心中充满了敬畏。古老的汉弗莱图书馆,今天的波德里安图书馆是参考书图书馆,从建馆至今图书从不外借,只能在馆内阅读。有个传说,建馆刚刚几十年的时候到了英国内战期间,国王查理一世跟国会军打仗路过牛津驻扎,想从图书馆借两本书,牛津的图书馆员拒绝借给国王!所以在古老的图书馆中,你会看到一排排木制的书桌,桌上的大开本古书上拴着铁链,防人偷书!馆内禁止照相,怕闪光灯损坏古书,我从网上下载了一张照片。

注意古色古香的木制屋顶,用各家贵族纹章做装饰。

圆形的拉德克里夫楼不开放参观,它独特的外形非常引人注目,几乎成了牛津大学的象征。其实这座楼的历史比较短,18世纪中期建成的巴罗克晚期建筑,相当于清朝乾隆年间,从建成到今天一直用作牛津的医学和理工科图书馆。从外面拍照真的非常漂亮。

平心而论,牛津大学图书馆主楼太过中世纪,内部算不上美丽,更多是给人以肃杀的感觉,《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前两部里面,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图书馆就是在这里取景的。

2.2 葡萄牙科因布拉大学图书馆

全世界大学里面最漂亮的古典图书馆,应该是葡萄牙科因布拉大学图书馆(Coimbra)。科因布拉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和第二大城市波尔图之间,几乎正好一半的距离,一座46万居民的中等城市,拥有2-3万学生的一所大学,而且科因布拉大学在世界上最古老大学的排名榜上位列第7,在13世纪末就已经建立了。在好几百年的时间里,它是葡萄牙唯一的大学(里斯本大学和波尔图大学都是20世纪才建校的)。科因布拉虽然是一座内陆城市,但风景非常美,是一座山城,分布在好几处小山形成的山丘和山谷之间。我是2014年1月从里斯本坐1个半小时火车来这里的,火车站在山脚下的古城城墙外,但是没有寄存行李的地方,走进古城,中央步行大道是一条山谷,越向里走地势越高,当时是早晨8点,很少有店铺开门,街上很清净,但教堂和咖啡馆都已经开了,可以先在街边吃早餐喝杯咖啡,随意走进教堂参观。

立体的科因布拉城

科因布拉大学的中心在一座小山的山顶,好在从山下的商业街到山顶有公用电梯,不需要我拎着行李爬山。1290年科因布拉大学建校的时候其实是在首都里斯本,作为葡萄牙唯一的大学,它在此后250多年的时间里在里斯本和科因布拉之间来回搬迁过三次,直到16世纪才最终定在科因布拉,而且大学的中心校舍原来是国王的行宫。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名校,这里是凤毛麟角的能获得联合国世界遗产称号的学府!其他拥有联合国世界遗产称号的大学还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委内瑞拉城市大学。就连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些名校都不在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里。大学的中心是一座三面围绕这古建筑的大广场,座落在难得的一大片山顶平地上,广场第四面下临山谷,凭栏远眺立体的城市,视野开阔。

大学中心广场

广场这一圈建筑可以在游客中心买票参观。那座大学教堂原先是王宫教堂,是伊比利亚半岛典型的巴罗克装饰风格,好像唯恐显得黄金不够多一样,整个圣坛区域全都是线条复杂的贴金雕塑,让人感觉显得太闹腾。西班牙、葡萄牙和它们的美洲殖民地在16-17世纪建造的那些巴罗克式教堂风格都有类似之处,比如墨西哥城的主教座堂,和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中心的几座大教堂全都如此。相比而言,我觉得德意志地区南部到意大利半岛的那些巴罗克时代教堂,多用大理石柱和壁画装饰,少用黄金,显得反而高雅很多。

游客买票以后可以自行参观教堂和学校的旧建筑,但大学的巴罗克式图书馆必须跟导游讲解分批入内。这是我们几个在图书馆门外等着下一批进去参观的游客。

由导游带领参观的这一部分是科因布拉大学最值得骄傲的古老部分。这是考试大厅,从13世纪这座建筑物是王宫的时候,就是国王的宝座大厅,在18世纪重新装修成目前的巴罗克风格。几百年来这座大厅是博士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的地方,所以叫做考试大厅。开学典礼和校长就职仪式也在这里举行。

然后就到了华丽的图书馆本身了。图书馆内部不允许照相,我从网上找了一张内部的照片放在这里。

实际上,这三进大厅绝对容不下一所现代大学的图书馆,科因布拉大学现在的图书馆主楼不在这里。这是18世纪的主图书馆,也是那时候按照当时流行的风格设计,为它的巴罗克风格定下来基调,才成就了这座欧洲最美丽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四周都是漆成深色的橡木书架,肉眼看上去的色调比照片上表现出来的暗沉一些,采光没有照片上显示的那么好。书架高近天花板,书架上方和天花板都有镀金装饰,天花板上还有壁画。图书馆分内外三进,据导游说藏书20万卷,都是18世纪以前的图书,本身就很珍贵,当然,能看懂的人很少,所以真正要在这里查阅资料的人就更少。古代没有空调,葡萄牙夏天又很热,这座图书馆的墙特别厚,室内空间挑高,天花板做成拱形,就像山洞一样可以达到恒温效果。图书馆的大门是檀木的,书架用橡木,它们的气味可以防止书卷生虫。听导游说这座图书馆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它竟然在室内养蝙蝠,夜里蝙蝠出来吃虫子抓老鼠!还好游客白天来参观的时候看不到这些蝙蝠,可是我就不明白了,蝙蝠粪怎么办呢?

2.3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长厅

我个人倒不觉得圣三一学院的旧图书馆能在欧洲最美图书馆中排得上号,但任何写大学图书馆的文章都不可能不提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原因不是馆舍有多漂亮,而是它里面展出的宝物,实在全都是爱尔兰的国宝。大家知道爱尔兰在历史上被英格兰征服,长期以来是英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爱尔兰人大多数是讲凯尔特语的,信仰天主教,跟日耳曼语族盎格鲁-萨克森的新教英国人不是一个种族,也不是一个宗教,到1919年爆发爱尔兰独立战争,1920年代独立,只是爱尔兰北部新教徒占多数的地方仍然属于英国,这就是北爱尔兰。在16世纪末,就是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后,当时爱尔兰还属于大不列颠,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敕令建立了都柏林大学,下属只有一个圣三一学院。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说圣三一学院,其实和都柏林大学是一回事,是爱尔兰最好的大学。

我去都柏林的时候是2011年4月份,城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景点,是参观吉尼斯啤酒厂和Old Jameson威士忌酒厂和尝酒,还有晚上在Temple Bar酒吧街上泡吧听爱尔兰音乐。如果说旅游景点的话,都柏林给我的印象不深。爱尔兰是出作家的地方,从斯威夫特、王尔德、叶芝、到萧伯纳,再到《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地贫人稀的爱尔兰对英语文学做出的贡献之大,和它的经济与人口规模完全不成比例。但我对英语文学不感兴趣,在都柏林去过作家博物馆和几位作家的故居,觉得索然无味。都柏林游客最多的景点,一是圣帕特里克主教座堂,二是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游客纷至沓来主要是为了瞻仰这里“长厅”中陈列的“凯尔之书”(Book of Kell)。

圣三一学院的建筑朴素大方,都是两三层楼的灰白石头建筑,以新古典式为主,所以校园给我的印象不深。它的图书馆旧楼向游客开放,而且是都柏林每年吸引游客最多的景点,图书馆的主藏书和阅览大厅有60米长,一条中央走道全通,两侧是上下两层书架,一楼书架中间间隔的地方摆放着爱尔兰历史名人的半身像,屋顶呈圆拱形,我记得采光并不好,大白天也必须开灯。长厅内部不允许照相,这是从网上下载的照片。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圣三一学院的图书馆称不上“最美图书馆”,只是古色古香,庄严肃穆而已,跟古老学府的地位很相称。在长厅里面陈列着三件国宝,是所有游客来这里的终极目的:一是1919年独立战争爆发时撰写的爱尔兰共和宣言,据说这是存世的最后一份,相当于美国的《独立宣言》;二是一把爱尔兰竖琴。这种竖琴是爱尔兰特有的乐器,也是爱尔兰国家的象征。大家是否注意到吉尼斯啤酒的徽记、瑞安航空(Ryan Air)的徽记,还有爱尔兰国徽上都有竖琴?在圣三一学院图书馆陈列的这把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中世纪爱尔兰竖琴。实际上这把琴就是国徽、吉尼斯啤酒、瑞安航空这些爱尔兰著名企业徽记上图案的原型。

第三件国宝最有名,叫做“凯尔之书”(Book of Kells)。西方发明印刷术很晚,是德国美因茨的工匠古登堡在1450年代发明的,他第一批印刷的书是圣经,当时印了一百多部,历经战乱,留存到今天的完整的初版“古登堡圣经”只剩21部,每本目前价值都在3千万美元以上,世界各地的著名图书馆无不以拥有一本“古登堡圣经”为荣。在圣三一图书馆里的《凯尔之书》是远在印刷术发明之前的手抄本圣经新约《四福音书》,分成四本,全部手工制作,制作年代估计是公元800年,也就是查理曼大帝的时代,或者中国晚唐时代,远比古登堡圣经珍贵—-它无价,是爱尔兰的国宝。

为什么这四本凯尔之书是无价之宝呢?答案在于它本身的文物精美程度和历史意义。从大的历史背景来说,爱尔兰的基督教在基督教历史上有独特的地位。罗马帝国曾把基督教作为国教,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的早期中世纪(475年到公元1000年)有好几百年的“黑暗时期”,整个西欧在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礼崩乐坏”,文化和生活方式遭到极大破坏,教育系统在教会以外完全不存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失传,不要说平民和贵族,就连查理曼大帝都是文盲!在数百年西欧的文化沙漠中,只有教会系统保留了文化的薪火相传,也只有教士和修士认字。尤其是爱尔兰的修道院以其组织严密,对拉丁和希腊文典籍的保护,让早期中世纪爱尔兰的文化水平远远超过西欧任何国家,包括意大利本土在内。后来爱尔兰的修道院修士们又把基督教经典,通过传教和建立修道院分部的方式,传播到不列颠岛、高卢和意大利本身。爱尔兰的修士们更是把基督教传播到北欧、东欧、冰岛这些蛮荒之地。当时没有印刷术,他们手抄然后装饰制作的书籍,保留了古罗马、古希腊的典籍,起码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让欧洲文明得以薪尽火传。直到8世纪以后,西欧才从西班牙半岛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那里,间接接触到由阿拉伯人保存和翻译的古希腊典籍。所以爱尔兰的修道院,跟西班牙半岛上的阿拉伯国家,是早期中世纪欧洲人重新学习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两大重要源泉。

“凯尔之书”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制作出来的,它大约在公元800年左右,在爱尔兰的凯尔斯修道院用手工抄写,是圣经《新约》的四福音书,分四卷,抄在小牛皮纸上,同时用大量珍贵的矿物颜料、宝石做插画和页面装饰,古时候的书不是单纯的知识载体,也是手工艺品。整部《凯尔之书》制作精美,体现了当时爱尔兰修道院书籍制作的最高标准,总共是340张两面的羊皮纸,总共680页。现在在圣三一学院图书馆“长厅”里,总是轮换展出其中的任意两本,书本打开,一本翻到装饰画的一页,另一本翻到文字的一页。这里禁止照相,我从网上找来照片。

记住这些在黑暗时代保存了圣经、西塞罗和维吉尔著作的爱尔兰修士吧,我们将在后面的欧洲大陆图书馆之旅中,一次又一次和他们的足迹交错。

(未完待续)

发表在 负手看惊涛系列 | 留下评论

买椟还珠游:欧洲最美古典图书馆 (1/4)引言 一个80年代读书人的读书历程

买椟还珠游:欧洲最美古典图书馆

提纲:

第1节 引言:一个80年代读书人的读书历程

从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巴黎图书馆这四座近代图书馆入手,到梵蒂冈教皇地图画廊引出古典图书馆

第2节 大学图书馆

英国牛津大学波德里安图书馆,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图书馆,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

第3节 修道院图书馆

瑞士圣加仑,捷克布拉格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德国乌尔姆的韦布林根修道院,奥地利的梅尔克修道院,圣弗洛里安修道院,Admont Abbey

第4节 帝王图书馆

捷克布拉格国家图书馆Clementium,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宫王家图书馆,最豪华的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帝国图书馆

结语 现代图书馆比如天津滨海图书馆,也有能看懂的书了。解释标题

第1节 引言:一个80年代读书人的读书历程

—-“天堂大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吧”。

忘了是谁说的这句话了。博尔赫斯?如果真是他,那确实贴切,因为博尔赫斯本人就做过阿根廷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我是70年代生人,最开始养成阅读习惯的中小学阶段基本都在80年代,那个时候对全国几乎所有人来说,可读的书都很匮乏,就算你出身大知识分子,世代书香,家里的藏书在文革期间恐怕不是被抄家,就是当作“四旧”不敢再保存,变卖了废纸。倒反而是我父母这样,当时的“小知识分子”,就是说出身不高不低,文革前大学毕业,动乱年代也没有人注意,家里还能存得住点书。所以我在小学时代开始看比连环画高级的“字书”以后,最早读的一批书是家里的旧演义小说,象《七侠五义》、《水浒传》、《明英烈》、《永昌演义》、《说岳全传》这些,再有就是我妈妈在50-60年代存下来,和文革结束不久买的有点小资情调的外国文学翻译小说,我记得最清楚的一部是《基督山伯爵》,小学5-6年级来回看了四五遍,有的部分几乎会背。所以2007年第一回去法国就奔马赛要去看伊夫岛监狱。还有一部看得更早,《鲁滨逊漂流记》。此外象《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这些,小时候也看过,情节不惊险,年纪太小,看不进去,但是因为实在找不到更多的书看,那时候也硬啃,总比没事可做强,只是翻过一遍就忘了。一部1978年人民文学版的《悲惨世界》五本,我就记得第2册开头几章描写滑铁卢大战,和接近结尾处七月革命的街垒战。—-可是那一部分里雨果对巴黎下水道系统的大段描写却让我昏昏欲睡,直到今天,我成了一个世界旅行者,去过不知道多少次巴黎,却还都没有参观过巴黎伟大的下水道(别笑,巴黎下水道有专门tour的)。

小时候在家读的这些书让我养成一个有趣的习惯,就是看大部头书的时候,会认的繁体字比简体字多,因为文革前印刷的书,象《鲁滨逊漂流记》都是繁体的,最开始很多繁体字不认识,我读书偷懒,为了不影响阅读速度就硬猜,久而久之就都认识了。其实即便我想查字典也没有用,《新华字典》是简体字版,查不到。后来我在大学里学习英语也一样,只要不是精读,我看小说报纸从不查字典,一味靠上下文来猜,最初仅仅是因为懒得翻字典,而且一翻字典就影响速度,看文章不能一气呵成的话,跟着作者走的思路就断了,看得没意思还不如不看。现在回想起来,这个由偷懒养成的阅读习惯其实就是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能培养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而且靠着阅读量大还是能学会不少生词,是个歪打正着的好习惯。唯一的缺点是,不管小时候学中文生字还是后来英文生词,我虽然能猜对意思,但读音常常出于自己的臆想,是错的,久而久之我自己以为早就认识这个字词,读出来却是怪怪的,中国人不懂外国人也不明白!

我小时候还接受过家里父母的一些奇怪的观念灌输,比如妈妈毕业于复旦大学,我爸爸毕业于同济,尽管父母分配工作不在上海,所以我家也不在上海,但是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上海人地域观念极强,对上海的学校,实际上是上海的一切,都具有某种“谜之自信”,又因为他们三所大学在本市的校友会总是联合活动,结果我小时候总是以为,复旦同济上海交大,是比清华北大更加伟大的学校!

家里的藏书总归有限,何况我家并不是什么世代书香的藏书家,有限的一个书架很快就被我翻遍了。小孩子的好奇心是无限的,知识补给在那个年代却是有限的。所幸我妈妈供职的计算机研究所有项福利,就是员工订阅报刊杂志可以报销,所以我小时候家里订《青年一代》、《科学画报》、《世界之窗》这几种杂志,尤其是《科学画报》和《世界之窗》,在80年代初是非常“高端”的杂志,我记得第一次知道庞贝城,攀登乞力马扎罗山都是小学时候。直到现在我家还保存着从1982年到1987年的所有《世界之窗》杂志,上个月我还翻出来看过一遍,惊讶地发现一点:我现在居住的波士顿地区,市中心最高楼,贝聿铭设计的蓝色玻璃的汉考克大厦,我居然在小学的时候就读过它的专题报道,那是1982年第2期杂志的封面。

更多的读书需求,靠家里有限的收入和空间都不可能满足,就只能靠图书馆了。80年代的时候,公共图书馆很少,能借到的好看的书就更少。我算是条件稍为好一点的,我家在部队大院,离开单位图书馆很近,80年代很多“内部出版”的书,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很好的史料,比如古德里安的回忆录《闪击英雄》,曼施泰因的《失去的胜利》、约翰·哈克特的架空书《第三次世界大战》、黄埔军校苏联顾问切列潘诺夫的回忆录这些,都是单位图书馆借来读的。不过单位图书馆不对家属开放,我就得求老爸去图书馆帮我借书。除了几本军事历史以外,他又不知道我要什么样的书,他是搞技术和行政的,对外国军事历史的兴趣还没有我浓厚,懒得仔细替我找书,大约每隔一两个月,老爸就走个后门,偷偷带我进去图书馆让我自己找书,然后他再替我借。一般时候,他不知道我要什么书,就从图书馆借《新华文摘》,那是本每期好几百页的杂志,什么内容都有,总有我爱看的。

到中学以后,从图书馆借书的条件大大改善了,一则是初高中都有图书馆,初中时候每个星期可以开放一次去借书,高中虽然图书馆不对学生开放借书,但阅览室开放的时间很长,杂志也很多。高中那三年父亲在研究院的北京本部工作,京西五棵松的大院很是气派,而且大院连着大院,附近是301总医院、总后司令部、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兵司令部这些单位。院里的图书馆也有专门对家属开放的分部,寒暑假我可以撒开了在图书馆借书。而且中学时代渐渐有了些零花钱,可以自己买些真正感兴趣的书。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的中国出版业泥沙俱下,风气是很自由的,有各种盗版流行小说,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全了所有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还有琼瑶和三毛,此外当时也能买到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书,今天都很难找到,比如科斯特洛的《太平洋战争》、瓦利蒙特的《德国国防军大本营》、苏联什捷缅科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舒伦堡回忆录《纳粹德国的情报工作》、施佩尔《第三帝国内幕》、麦克阿瑟的回忆录、李奇微的回忆录《朝鲜战争》,还有高皋、严家其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苏晓康的《河觞》,都是那个时期我自己掏钱买的,至今还在我美国家里的书架上。

那个时代没有智能手机,没有互联网,单机的电子游戏机已经有了,但我直到今天都不会玩任何电子游戏—-我玩过唯一一种游戏是“扫雷”,也不会踢球、下棋这些消耗时间的运动。但另一方面我也算不上专心读书的学生,学生时代写作业几乎没有全对过,字迹潦草,每次看一遍题目心里知道会做了就行,几乎是不屑把最后结果算出来,所以学业上用的时间也不多—-当然我们那时候也没现在孩子这么大的升学压力。所以小时候有大量时间用于阅读,也只能用于阅读,否则我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消磨时间。进了大学,有了便利的图书馆,大二大三两年时间我把学校图书馆能借到的,可以称为世界文学名著的书全都读了一遍,那时候我写读书笔记有记录,大概有146部—-这不是凡尔塞,事实上当时完全是囫囵吞枣,没时间消化,到现在我还能记起来情节的没有多少,我的理解是,当时我是处于一种长期阅读饥渴以后疯狂报复的饕餮状态,属于轻度精神变态吧?小学时候看过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的“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当时的阅读行为和心理,大抵如此。

以上是说年轻时代阅读的乐趣和渴望。下面该引向正题,说图书馆本身了。现在电子书籍和网上书店如此发达,家里也有足够的地方,无论买书还是下载,想找的书在几下点击之后就轻易到手。而图书馆本身,却在越来越多的旅行中,成了我的兴趣点所在。小时候对图书馆的向往和崇拜,一直是“仰之弥高”,“心向往之”,正如博尔赫斯说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吧”。在我90年代中期留学之前,国内其实已经有一些向公众开放的大型图书馆了,比如写论文的时候,我也会专门跑到北京紫竹院的北图,住上一段时间查资料,天津图书馆在复康路也有一处新的大楼落成开放。但那时候对一般读者的开放限制还挺多的,拿着证件去查资料吧,又都是些枯燥的专业书籍,印象并不深刻。到美国读书以后,去首都华盛顿玩,参观了国会图书馆。那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其实图书馆藏书到达一定规模以后,一般读者完全不会有感性认识,真正令人震撼的是国会图书馆那华丽而不失简洁庄重的内外装修。我前后三次参加过国会图书馆的tour,第一次去的时候刚刚参观完美国国会,两座建筑对比之下,图书馆内部的壮丽程度丝毫不输给国会大厦,甚至在很多方面犹有过之。比如这个中庭

仔细听讲解就会发现,中庭和各处的壁画、雕塑都是有意义的,大多数典出古希腊神话,雕塑和绘画的人像代表了各种门类的知识和历史上的伟人。比如大门正立面二楼上方一排圆窗上的胸像雕塑,就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但丁、歌德、爱默生、霍桑、沃尔特·司各特这些美国和欧洲的文豪。这幅和平女神密涅瓦的马赛克画像,在中庭二楼正中间通向更高一层的楼梯上

密涅瓦在古罗马神话中象征智慧,大多数时候以鹰头狮身形象出现。这是中庭二楼的天顶画

最令我惊异的还不是中庭的大理石楼梯和雕塑,而是导游告诉我们,天花板各处除了镀金以外,很多闪闪发光的装饰是镀了铝。今天的铝一点都不贵重,但国会图书馆主楼杰斐逊大厦在1900年之前就建成了,当时还没有发明电解铝的技术,铝比黄金更贵。由此可见国会图书馆建设期间的不惜工本了!

这是国会图书馆的中央阅览室。

游客不能进阅览室,但是可以从二楼的夹层通过窗户向下拍照。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只有国会议员可以直接借阅。对于普通人,可以在自己的学校或者社区图书馆借书,同时美国几乎所有图书馆都有馆际借书业务(interlibrary loan),如果你的本地图书馆没有需要的书,可以从其他图书馆借来,而国会图书馆就是全国馆际借书业务的最终极资源:如果你要的书太过于特别,其他图书馆都没有,那么就可以从国会图书馆调出来借给你。做学术研究的人可以来国会图书馆办阅览卡,可以在阅览室里查资料,但是不能借出去。这个大阅览室就是做此用途的。

国会图书馆给我的印象比国会大厦本身还深,我觉得图书馆的内部装潢比国会大厦内部好看多了,因为国会大厦必须考虑突出朴素庄重的基调,不能让参观者感觉这些民众选出来的代表搜刮民脂民膏,在纸醉金迷的环境当中办公!可是图书馆就没有这层顾虑,19世纪末的美国人把图书馆当作知识和理性的圣殿,装饰起来不遗余力。大家看到图书馆主楼正中央的黑色圆顶,似乎并不起眼,也不高,平平的象个浅碟子盖在图书馆楼上。其实这座铜圆顶按照最初的设计,是要镀金的。国会议员们提意见了:如果图书馆的圆顶成了金顶,一定会艳压街对面国会大厦的白色大理石圆顶,所以否决了镀金计划。

国会图书馆的中央阅览室和中庭、走廊用了如此之多的雕塑和壁画,还有成双的大理石列柱装饰,看上去竟然有点像巴黎的国家歌剧院加尼埃宫的内饰(Palais Garnier),外部是那种庄重的博物馆式大厦,华盛顿国家画廊西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有上海外滩很多石质的银行大厦都是这样的,看上去差不多。这种建筑式样在19世纪后半期的欧美很流行,基本上脱胎于19世纪初的新古典样式,可是19世纪是个浪漫主义世纪,因为建筑技术手段的进步,复活了很多古代的建筑式样,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其中有新哥特式,经典例子有伦敦塔桥、英国国会大厦和大本钟;新罗曼式,经典例子有布达佩斯城堡山上的渔夫堡;新巴罗克式,经典例子包括巴黎国家歌剧院加尼埃宫、布达佩斯的塞切尼浴场等等。如此众多古代建筑式样复活,就构成了19世纪建筑的浪漫主义时期。同时又有很多纪念碑建筑把这些历史上曾经一统天下的纯粹艺术风格杂糅到一起,既追求气派,也凸显豪华,很难说是哪一种形式。比如美国国会大厦外部基本上可以说是新古典式的,基调是简洁庄重(但也有复杂的巴罗克式青铜喷泉和胸像),内部呢,大概可以算文艺复兴或者巴罗克式吧。这种19世纪后期的混杂本身也自成一派,叫做Beaux-Arts School,是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教出来的,我觉得基本上可以算法国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的一个变种,在19世纪后半期大行其道。在绘画上,就是这个美术学院派,出了安格尔这位大师,他是卢浮宫的《土耳其浴室》、《大浴女》,奥赛博物馆的《泉》这些名画的作者,也是他们主办的美术沙龙压制了莫奈、马奈这些人,逼出了非学院派的印象派绘画。除了国会图书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公共图书馆都算是这一派的建筑。

除了国会图书馆,我最早见识到的壮丽的图书馆,就得说是纽约和波士顿的公共图书馆了。来自90年代中国的我,一提起“公共图书馆”,总有种刻板印象是又小又破,没有几本书,一周开放不了两天的地方。直到我看到坐落于曼哈顿最昂贵地段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它在第五大道和42街交口,体量巨大的灰色石头建筑,门口有非常气派的石狮子。在电影里,《蜘蛛侠》系列有几次把公共图书馆作为背景,2004-2008年还有一套三部奇幻片《图书馆员》(Librarian),是说纽约公共图书馆里面藏着圣杯啊,圣矛啊这些传说中的神奇宝物,图书馆员找宝护宝的故事,情节象哈里森·福特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很有意思。(另有一套以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为背景的系列电影《博物馆奇妙夜》,可能知道的人更多。)

纽约公共图书馆的一楼中庭看上去很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它是一个四面有出口,两座大理石楼梯,浅平拱顶的石头中庭,从这里走上三楼,穿过图书索引大厅,来到最中心,也是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中央阅览室。这是一个中间无支柱的全通空间,几乎贯通整个图书馆大楼,屋顶是木制平顶,有壁画,两侧高处是两排拱形窗户,当然采光靠这些窗户还不够,还有枝形吊灯和一排排阅览桌上的台灯。这里总是有很多人在读书,或者在电脑上做事,但来来去去参观拍照的游客也不少。每年进纽约公共图书馆主楼参观的就有400万人。

因为我住在波士顿郊外,平常去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机会肯定比纽约公共图书馆多。波士顿的公共图书馆仅次于纽约,美国第二大,总馆的地点在Copley广场,和波士顿市中心著名的几个地标同在一个广场上:圣三一教堂、贝聿铭设计的蓝色玻璃建筑汉考克大厦,和旧南区教堂。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19-20世纪之交的这些美国城市规划者们:纽约和波士顿这两座公共图书馆都在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地段,却都占地广阔,不惜花费重金来造图书馆。整体来说,新大陆和旧欧洲相比,在宗教上并不是特别地虔诚,所以他们不像15个世纪以来的欧洲人那样不遗余力地建造教堂。北美各个城市的公用建筑就成了花费资财和精力最多的地方,比如市政厅、邮局和公共图书馆。对他们来说,在那个时代建造公共图书馆的意义,接近于欧洲人建造教堂—-它不是上帝的圣殿,而是知识和理性的庙堂,只有秉承着这种理念,才会在公共图书馆项目上不惜重金,不惜最昂贵的地点。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主楼的体量比纽约图书馆小一些,它的入口处也有点象纽约图书馆:大理石的楼梯和壁画装饰得古色古香,上楼穿过走廊进入中央阅览室,布局也类似于纽约图书馆的中央阅览室,可能横宽稍窄一些,而且只有一面墙上开窗,每扇窗户顶天立地,比纽约的二层高窗面积大一倍。屋顶呢,纽约是平的木制天顶画,波士顿这里是高拱顶,把空间挑高以后,显得这间阅览室的面积一点也不逊色于纽约中央图书馆。

不过我个人每次去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时候,最喜欢后面那个小庭院,只要不是周末游客太多的时候,这里的人比中央阅览室少得多,也很安静。作为一座北方城市,波士顿并不缺乏艳阳高照的天气。如果在阳光好的日子,坐在这里喝上一杯咖啡,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够了泳,暂时涉水上岸,在沙滩上小憩一会那样悠闲。纽约公共图书馆好像没有这样的地方?不过纽约城的拥趸一定会反驳我:纽约公共图书馆背后有Bryant公园的整片绿地,难道不比波士顿图书馆中庭那一小片气派多了?的确,我不否认,也绝对无意厚此薄彼:世界上的好地方各有千秋,可以欣赏她们各自的好,干嘛非要比个高下呢?

可能很少人知道,在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里有两个茶室,可以吃正宗的全套英式下午茶,分别在中央庭院和地图室,疫情关闭之前的2020年初大概是50美元左右一位。这里环境当然没有伦敦利兹饭店或者萨伏伊饭店那么雍容典雅,但我觉得能在一座大图书馆里消磨一个白天,然后下午3、4点在图书馆里悠闲地喝茶,情调好极了—-只是你得记住公共图书馆下午5点关门。

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主楼建成于1898年,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是1895年,纽约公共图书馆是1911年,前后相差只有16年—-我说的是它们各自主楼落成的时间,图书馆建立的时间比这个都要早得多。所以三座大厦的建筑风格都是脱胎于法式新古典主义(也有人说是新文艺复兴式)的变种,美术学院派建筑Beaux-Arts School,内外风格还真有点神似,当然内部装修是国会图书馆最华丽。藏书方面,我对这些大图书馆的藏书量没有主观概念—-反正都是我看不完的—-所以随手在维基百科上查了一下“世界最大图书馆”的排名。按照维基上的资料,全世界藏书量最大图书馆的前两名是大英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分别是1亿7千万册到2亿册的规模,而且这两大图书馆跟第三名以后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第三是上海图书馆(我看到也很惊讶,竟然比北京的国家图书馆还大?),第四是纽约公共图书馆,第五是加拿大国家图书馆,这三个都是5千万卷的量级。北图排第10,波士顿公共图书馆排世界16美国第3。

大英图书馆在1970年代之前坐落于大英博物馆之内,它的大阅览室就是小学课本里说马克思当年总坐在同一个地方看书,脚下把地毯蹭出一条沟的地方,我每次去大英博物馆都能看到那个阅览室。但是1970年代大英图书馆搬迁到国王十字街火车站和“欧洲之星”停靠的圣潘克拉斯火车站那里,是现代建筑群,我看网上的简介也可以参观,但我这篇文章要写的是图书馆建筑,并不是里面的藏书,我对现代建筑的兴趣又不大,所以至今没有去参观过世界第一的大英图书馆。

因为在巴黎的朋友推荐,我倒是专门去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旧楼参观过。法国国家图书馆最早是百年战争期间的王室图书馆,在卢浮宫里面。按照现在的4千万卷藏书量来说,排名世界第9,它在巴黎有好几处馆舍,我去之前查过它的官方网页,目前主馆是密特朗馆,是一栋1996年才落成的现代建筑。这个没劲。另外在巴黎先贤祠对门,跟索邦大学校舍相对的,原来圣热纳维芙修道院遗址上,还有国家图书馆圣热纳维芙分馆。这里旧是够旧了,但不够华丽,况且是原来法国王家的圣热纳维芙修道院藏书为主,也并非是曾经的主馆。我真正感兴趣的地方是1868年落成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原来的主楼,在卢浮宫附近,黎塞留路上,这里直到1996年密特朗馆投入使用之前一直是主馆,今天也仍然开放接待读者。作为19世纪后半叶落成的建筑,它的宏伟和堂皇主要体现在中央椭圆形的阅览室

阅览室天花板一扇巨型椭圆天窗,四周围绕着小圆天窗,还有墙壁上方的连续圆拱,看上去是不是很像巴黎老佛爷百货店中庭的顶部设计?黎塞留馆的楼梯设计不如前面说的三座美国图书馆那么气派,但胜在人少,铺着红地毯,装饰了很多大理石雕像。铸铁的栏杆花纹很漂亮。

其实本文主旨并不想多说这些近代的图书馆建筑。在我看来,19世纪进入工业时代之后,随着工程技术手段的进步,人类实现各种设计意图的能力越来越强,工期越来越快,新的漂亮建筑是看不完的。我的注意力转向了精美的古代图书馆。

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我专门去宁波看过明代的天一阁藏书楼,这里现在兼做博物馆和建筑园林开放,据说故宫的皇家藏书楼文渊阁,乃至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印行七套,分藏于全国各地的七大藏书楼(包括文渊阁在内),全都是仿造宁波天一阁。不过在国内留存下来的古代藏书楼不多,独立于宫廷之外的更少,我自己在国内旅行的见闻广度,远不及欧洲大陆。所以就想扬长避短,专写欧洲的古代图书馆。在这一批精美的欧洲古代图书馆中,相信最为世人熟悉的就是梵蒂冈教皇宫里的地图馆了,每个去参观过梵蒂冈博物馆的朋友,相信都曾在人山人海当中,举起相机仰头向上,拍摄过这样一张长廊天顶画的照片,同时尽量小心翼翼地避开大部分人头攒动吧?

这里是教皇的意大利地图图书馆,长达120多米,两侧墙壁上的壁画是意大利各个地区的地图,仔细看会发现,一面是意大利西海岸,另一面是东海岸,在房间尽头有意大利全图。天顶画也很精美,用黄色的灯光照亮,看上去像是用黄金或者琥珀拼镶的一样。我在《阿尔卑斯山的彼方》一书里曾写过一点梵蒂冈教皇宫的背景历史:1415年康斯坦斯大公会重新统一教廷,正式结束“阿维尼翁之囚”搬回罗马以后,教皇住在今天罗马城南的拉特兰宫(Lateran),因为教皇的本职工作是罗马大主教,他的主教座堂直到今天都是拉特兰教堂。有一个事实可能令人惊讶:罗马天主教会地位最高的总部教堂(所谓Mother Church)并不是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而是拉特兰教堂。梵蒂冈作为圣彼得墓所在地,虽然很重要,当时并非是教皇常住之所。到1500年之前,梵蒂冈的旧教堂年久失修,1500年代在位的“武士教皇”朱理二世(Julius II)开始在这里大兴土木,还请来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这些大师。米开朗琪罗画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创世纪》等,拉斐尔画教皇书房的《雅典学院》的时候,都在1510年前后。这是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此前为了给建设梵蒂冈做准备工作,教廷在15世纪末拆了大部分罗马圆形竞技场,把石料挪用在梵蒂冈的建筑工程上。今天我们看到的大竞技场遗迹,历经两千年的破坏,很多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为了建自己的房子,都会偷盗罗马竞技场的现成石料,但梵蒂冈建筑工程这次,是破坏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大兴土木需要钱,教堂为了敛财而在基督教世界到处发行“赎罪券”,直接引发了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国东部维滕堡(Wittenburg)大教堂门上贴出《95条抗辩》,新教革命由此展开。

这座教皇地图画廊是在1580年建成的,比西斯廷天顶画跟《雅典学院》晚了半个多世纪。当时文艺复兴已过鼎盛期,“三大师”都已去世,文艺复兴晚期流派里的样式主义(Mannerism)和威尼斯画派正当红。威尼斯画派的大师中,提香也刚去世不久,委罗内塞和丁托列托还活着。为后世启发巴罗克风格的天才,承前启后的画家卡拉瓦乔,当时还是一个儿童。这座教皇地图馆的绘画者,就属于样式主义画派。以上是教皇宫地图画廊在艺术史当中的大致时期和定位。我说这些,是为了引出后面正文中的欧洲古代图书馆:地图画廊其实算不上真正的图书馆,它的年代是我在正文里要写的那些图书馆最终装修年代中最早的。欧洲那些大学和修道院的图书馆,建立的年代可能早到公元8世纪,相当于中国的唐朝,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最美图书馆呈现给我们的最终样貌,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巴罗克艺术时期做的室内装饰,这是必然的。

我们知道,欧洲在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时代以后,经过一个早期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从11世纪开始到19世纪经过几次跨越建筑、绘画、文学的泛欧洲艺术风格转变,最开始是罗曼式(Romanesque),然后哥特式(Gothic),15世纪开始了文艺复兴式,之后是巴罗克艺术,晚期巴罗克再演变成洛可可艺术,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又代替了繁复的洛可可风格。其中巴罗克艺术的绘画和建筑风格跟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建筑的外部没有哥特风格那么精美和高耸,可是它特别强调内部装饰,用壁画和大理石把内部搞得富丽堂皇,所以留存到今天的古代图书馆,只要在巴罗克时代经过彻底的装修,都能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

(未完待续)

发表在 负手看惊涛系列 | 留下评论